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人文周宁 >
周宁: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亮丽底色
2023-07-06 16:23:18 林鼎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阮飞龙  

近日,跟随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党支部书记肖界城的脚步,记者走进萧家岭红色文化馆,只见馆内历史图片、党史文献、影像资料等红色史料物件齐全,生动展现了萧家岭伏击战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斗争历程。

“这个馆是宁德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周宁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浦源镇党校现场教学点。这几年前来开展党建活动和研学活动的人很多,基本每周末都有人前来。”肖界城说,萌源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萧家岭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近年来,萌源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积极探索“红旅融合”“文旅交融”的“萌源模式”,切实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萌源村是周宁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资源,以红促旅的生动写照。周宁县是闽东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省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全县有9个老区基点行政村。叶飞、阮英平、范式人、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领导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周宁县依托独有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让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没有红色文化的滋养和熏陶,红色景区只能是徒有其表。推进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周宁县立足于红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的挖掘与研究,积极做好革命遗址、遗迹修复保护工作。按照“原址保护、修旧如旧”原则,先后完成了浦源镇紫云村周墩中心县委会议遗址、方广寺革命遗址、宁屏古周墩革命委员会旧址等16处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工作,并加快整理和收集史料布展,不断丰富旧址内涵,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旧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和红色旅游景点功能,更好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改善,是红色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对此,周宁县以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大力实施改水改厕、垃圾分类、修建停车场和主体广场、提升改造道路等项目,对村庄进行个性化塑造和特色化提升。

红色基因、红色故事是革命老区振兴的精神动力,而红色旅游则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苏家山村“两委”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灵魂,拉动老区村经济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明星村;梧柏洋村,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和多元产业,人气不断聚集……

如今,依托红色旅游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周宁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景更美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接下来,周宁县将把红色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全域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吸引更多游客,促进红色旅游发展,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亮丽底色。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