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傍晚,寿宁县鳌阳镇华灯初上,紫来桥头人群熙攘,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晕厥倒地。家属的呼救声刚落,一支由“巡特警+社区义警”组成的巡逻小队已迅速赶到。 “‘中心’,紫来桥街头有人突发晕厥,请求医疗支援!”巡逻组长一边向寿宁县公安局“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报告,一边组织队员疏散群众。5G执法记录仪实时回传现场画面,“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的大屏上,救护车行进路线被精准规划,鳌阳派出所同步开辟绿色通道。 在等待救护车的5分钟内,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义警跪地对男子实施心肺复苏,巡特警则快速清理出生命通道。在多级力量的协同配合下,男子被迅速送达寿宁县医院,因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从发现情况到送医救治,整个过程像被按下快进键。”病人家属事后感激地说。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正是寿宁县公安局“情指行”一体化改革成效的生动体现。 一键联动高效处置 寿宁县地处闽浙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人口流动性强、社会治安要素多元的特点。如何让有限的警力释放更大的效能,成为当地公安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 “过去,各警种相对独立,遇到复杂警情需层层上报、多方协调。现在,通过‘情指行’一体化改革,实现了‘一键联动’。”寿宁县公安局“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负责人叶树钦介绍。 今年4月,寿宁县公安局全面启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1+5”合成作战体系。“1”指情报指挥中心,“5”包括侦查、数字督察、基础管控、舆情导控和交通管理五大中心,实现情报主导、扁平指挥、要素合成、闭环运行。这一改革打破了警种壁垒,推动情报、指挥、行动深度融合。 在“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大厅,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更新全县警情数据、巡逻警力分布和重点区域监控画面。指挥调度组组长一边接听110报警电话,一边在系统中快速下达指令:“东区夜市有纠纷警情,请就近巡逻组前往处置。” 报警电话15秒内接听、重大紧急警情边接边处——这是情指中心对接处警工作的硬性要求。 情报先行精准制导 9月22日晚,斜滩镇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斜滩村新华街一猪肉铺内现金被盗。警情迅速汇入“情指行”一体化平台,纳入当日警情研判闭环。 通过对案发时段、地段和手段的精准分析,研判组依托视频巡查链固定关键证据,快速锁定重点时段与可疑人员特征,并将预警指令同步推送至街面巡防单元。派出所启动“巡侦联动”机制,调度就近巡逻警力在案发区域开展针对性盘查。 在精准情报的指引下,案发不到6小时,犯罪嫌疑人在周边区域被巡逻民警抓获,被盗现金全部追回。 从接警到破案环环相扣的“小案快破”模式,在寿宁已成为常态。 “‘情指行’一体化以来,最大的变化是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叶树钦表示,“我们通过‘日调度、周研判、月汇总’机制对警情深度研判,精准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实现警力投向与警情趋势同频共振。” 数据显示,自“情指行”一体化改革实施以来,寿宁县发案率下降近40%,其中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7.52%,破案率同比提高15%。 多警融合协同作战 10月8日中午,警方接到辖区多起电动车电瓶被盗警情,损失价值达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接到推送后,立即启动快侦机制,各组同步开展追踪、嫌疑人身份核查等工作。 18时17分,图侦组仅用45分钟即确认多起案件系同一嫌疑人所为,并锁定其逃窜方向。抓捕组根据图侦组、研判组通报的情况,于18时39分联合鳌阳派出所将涉嫌盗窃的叶某抓获,追回全部被盗电瓶。该案从报警到抓获嫌疑人,仅用时54分钟。 在“情指行”一体化框架下,寿宁县整合巡特警、派出所、交警和社会“义警”队伍三级巡防力量,形成“精准巡控”机制。其中,“义警”队伍成为公安机关开展社会治安管理的延伸触角。 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义警经过专业培训后,配合民警开展治安巡逻、应急救助、反诈宣传等工作,成为群众身边的“安全守护者”。 “过去主要依靠专业警力,现在通过‘巡逻+义警’模式,实现警务工作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寿宁县公安局情指中心负责人表示。 “情指行”一体化改革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警务理念的深刻变革。情报研判如“导航”,精准制导;指挥调度如“舵盘”,令行禁止;各警种行动如“拳锋”,迅捷有力。贯穿始终的是数据流、信息流和决策流的无缝衔接。从情报主导到精准巡防,从单打独斗到合成作战,寿宁公安正构建一套符合县域特点的现代警务模式。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情指部门牵头、警种力量合成、纵向贯通一体、集群攻坚作战’的工作格局,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寿宁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灯火阑珊的寿宁县城,街面上,巡逻警灯闪烁;“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大厅内,指令声此起彼伏;市井巷陌中,民警与义警的脚步不曾停歇。这一切,共同织就了“平安寿宁”的生动画卷。 □吴苏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