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汇聚文化精品 展示闽东魅力 ——宁德馆亮相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
2024-11-04 16:06:35 刘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宁德市文旅局组织21家文旅企业携手亮相,围绕“山海宁德洞天福地”主题,突出宁德文化产业发展特色,集中展示闽东优秀灿烂的文化。

各参展企业通过现场演绎、实物陈列、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带领观众感受宁德城市文脉传承与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宁德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创产品打开文化新空间

文博会开幕,宁德市旅发集团展位非常火爆,展位上的《深海奇遇》全新海洋主题VR沉浸展吸引观众争相体验。

“《深海奇遇》全新海洋主题VR沉浸展挖掘《海错图》文化内容,并结合《山海经》中的神话体系作为艺术创作灵感,体验者可通过海洋实景深潜探秘与东方美学幻境趣味互动,体验一场亦真亦幻、妙趣横生的海洋探索之旅。”宁德市旅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体验之后感觉非常震撼,仿佛置身海洋里,海洋生物都直观地展现在眼前,这种通过现代技术挖掘文化底蕴和内核,发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很有意义,值得体验。”体验者陈女士说道。

创意赋能文化,产业更显活力。在宁德馆,随处可见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

“这是今年新推出的‘福宁虎’石膏香薰,产品以‘福宁虎’形象为扩香石,保留石膏灰白色的自然色,香水则取自传统白茶的清香,体验国风视觉与细腻嗅觉的碰撞……”宁德星匠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生星为观众讲解新产品。

畲族文化大放异彩

“这件衣服好漂亮,穿上像凤凰一样。”引得现场观众连连赞叹的是福建省畲族服饰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吴廷文带来的闽东畲族创新服饰。

“比如这套《锁》系列的新娘装,凤冠是畲族‘幸福吉祥’凤冠,云肩上悬挂了18个平安富贵‘福’字锁寓意福气满满、幸福安康,两两相对的凤凰寓意女性‘母亲、女儿、妻子、自己’的四个身份,层层叠叠的长拖尾像凤凰的尾羽,内裙的百折太阳裙意为百年好合、团圆美满。整套服装寓意锁住忠诚锁住爱,锁着新婚的喜悦,服饰高贵、典雅、华丽,如同展翅飞翔的凤凰。”吴廷文为观众耐心讲解。

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畲族文化。近年来,围绕畲族主题的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凝结深厚的民俗文化风情,彰显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宁德有礼”文创系列品牌便是其中之一。

在宁德市蓝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位上,几把红色折扇格外醒目。折扇虽常见,但这几把折扇的扇面却不似平常扇面多题字作画,而是将白水洋、鲤鱼溪、太姥山、霍童线狮、大黄鱼、中华畲族宫、宁德时代等富有宁德特色的景点、元素融入“宁德”字体设计的字绘中,品味宁德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

“宁德有礼”文创品牌是展现宁德文化元素,促进城市文旅产业发展,融合宁德老字号、非遗文化及体现宁德特色元素的多元化产品,在满足文旅消费场景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提高城市幸福感,传播美好生活方式。

农特产品焕发新生机

在宁德馆,还有一类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同样引人注目,它们便是农特产品。近年来,一些县(市、区)陆续推出伴手礼系列,将农特产品“精致化”,拓宽销路,焕发新生机。

在“屏南有礼”展位,三层货架满满当当摆放着各种伴手礼产品。“‘屏南有礼’主要经营状态是‘文创+轻食+伴手礼’,通过深度结合当地非遗文化、新老村民文创联名、流行文化,展示当地文化特色,让人们领略乡村魅力。”“屏南有礼”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货架上看到,产品包含大米、蜂蜜、李干、甜栗、黄酒、山苍子精油等,还配套设计了融合屏南山水、古建等元素的笔记本、抱枕、帆布袋、徽章、明信片等文创产品。

此外,还有“0593宁德号”“周宁有礼”、古田银耳等优质产品,助力闽东特产走出去。

“这茶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很好喝。”在福建省百丈岩茶业有限公司的茶桌前,围坐着众多饮茶爱好者,品尝佰丈崈阳堂炭焙老白茶。

“佰丈崈阳堂炭焙老白茶制作技艺以纯粹的阳光及特制木炭文火焙制,让白茶不断吸收炭内所散发出的天然紫外线,激发白茶内部酶的活性,使白茶内质发生转化,并分解茶叶寒性及杂质。”展位负责人张锦华介绍。

文化引领,奏响产业发展强音。接下来,宁德将以本届文博会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让文化产业焕发新生机。

□闽东日报记者 刘源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