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金牌”助力 乡村发展更有活力
2024-09-30 17:50:41 张瑜 郑凯 李何颖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潺潺流淌的溪水穿村而过、古朴典雅的廊桥横卧溪上、黄墙黑瓦的古屋错落有致……9月下旬,走进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古朴静谧的气息扑面而来。

禾溪村在民国时期曾经是乡政府所在地,是当时周边地区政治、文化、教育和经济中心,这里不仅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仙桥”,还有留存近80年的小学。禾溪村也于2013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随着全市百个“金牌旅游村”建设的推进,禾溪村紧跟步伐,围绕“文旅”融合发展定位,投资约400万元建设金牌旅游村项目,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于2023年年底入选第二批宁德市“金牌旅游村”。

“依托金牌旅游村项目的实施,结合本村特色开发中式插花体验等项目,突出乡村旅游特色,提升乡村吸引力。”禾溪村党支部书记许金彪介绍,“目前,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微景观提升建设,致力以‘微景观’扮靓乡村风景,提升群众幸福感,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今年以来,为持续放大金牌旅游村建设成效,纯池镇紧抓禾溪村获评宁德市“金牌旅游村”热度,立足“纵三线”交通优势,串联各村红色文化、田园风光等特色元素,打造以莲地村-禾溪村-桃坑村-前溪村-林源村等村为主线,展示红色文化、生态库区、魅力古村的“库区风情旅游路线”,推出形式多样的红色研学、农事体验、生态观光等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周宁县依托当地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金牌旅游村建设,通过政府自筹资金、专项债券资金和乡贤企业投资等方式,大力实施金牌旅游村项目,推动乡村增“颜”提“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苏家山村通过创建金牌旅游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打造了玻璃栈道、滑索、蹦极、丛林穿越等20多个游乐项目,并致力拓展茶文化传承,建设苏家山茶文化展示馆,实现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苏家山村也被列入第二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紫云村在推进金牌旅游村创建中,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展“避暑游”,建设3个共享茶吧、1个共享茶园、1个共享营地、“两蛋三星”民宿等配套设施,打造一个100亩的茶旅示范基地,逐渐成为“候鸟式”避暑康养游客的重要栖息地。

溪口村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载体,依托金牌旅游村建设,发展清凉经济、夜经济、庭院经济、田园经济等“四大经济”,打造垂钓、漂流、烧烤、采摘、种植、亲水、研学、夜经济、“民宿+庭院”、露营等10种业态,成为当地乡村游的热门打卡地。

“金牌”来助力,村村有活力。截至目前,周宁县投入资金1.707亿元,打造了后洋村、苏家山村、浦源村3个省级金牌旅游村,紫云村、际会村、芹溪村、楼坪村、陈峭村、常源村、溪口村、首章村等16个市级金牌旅游村。

□本报记者 张瑜 郑凯 通讯员 李何颖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