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福安赛岐:“巨峰”四十载 “葡”写振兴路
2024-07-23 16:32:49 张文奎 汤若妃 何小丽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7月19日,2024年第十届中国·福安葡萄文化节在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举行。此次葡萄文化节主题是“巨峰四十载谱写振兴路”,旨在全面宣传、推介和展示“福安葡萄”40年来的产业发展成果,持续提升福安葡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了解,福安葡萄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当时,赛岐镇象环村村民陈玉章等人大胆先试先行、开拓创新,从福建省农科院地热所引进6亩巨峰葡萄种苗,开始了对葡萄种植的初步探索。他们克服了高温多雨等不利气候条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葡萄种植的技术和经验,从此改变单一水稻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标志着福安葡萄产业种植开启全新篇章。

多年来,象环村经过“引种试种、扶持推广、转型升级、品牌建设”四个发展阶段,使葡萄生产历经“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劣到优、从下到上、从一到三、从普到特”的发展历程。从象环村陈玉章等人试种6亩葡萄开始,到如今葡萄产区遍布福安市18个乡镇139个行政村。至2023年,福安市种植葡萄总面积达8万亩,产量1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5亿元,仅赛岐镇葡萄种植面积就达12000多亩。近年来,福安葡萄产业已辐射带动了周宁、寿宁、霞浦等地的葡萄种植,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此外,在巨峰葡萄种植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象环村还积极引进和改良其他葡萄品种,如阳光玫瑰、金手指、浪漫红颜等,寻求差异化种植,进一步丰富葡萄品种结构。

科技兴果,提档升级。近年来,象环村加大了对葡萄种植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葡萄品种改良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步实现避雨栽培全域化、培育模式精细化、追溯体系全程化、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升,推动葡萄产值、果质和品牌价值跨越式发展。

同时,重视葡萄品牌的塑造和推广工作,成功打造了“福安葡萄”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葡萄品牌,并连续多届在象环村举办葡萄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品牌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将福安葡萄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今,随着葡萄产业做大做强,象环村先后获评“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全国科普示范基地”“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并于2020年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3年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如今,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象环村还全力打造葡萄园数字中心,实行“一品一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为园内的每串葡萄附上专属“身份证”,建立从果园到消费者舌尖上的全程追溯体系,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40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从露天种植到大棚种植,目前,象环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360多亩,户均种植3.8亩,果农人均年收入也成功突破了3.2万元,成为远近驰名的“葡萄特色村”。

□闽东日报记者张文奎  

通讯员 汤若妃 何小丽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