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不忘初心返乡创业 科学种粮助农增收
2024-02-22 14:36:29 肖林盛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春天一锄头,秋后一钵头。”这是周宁人端牢饭碗的民间俗语。龙年正月初八后,走进“三库”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孕育地,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远远地就听到机器轰隆的声音,挖掘机在田地里来回整修机耕道、修复沟渠,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年要把后洋村近200亩田地承包下来,种上特色土豆、优质稻与玉米,让这里真正成为稻谷飘香、瓜果满园的绿色生态农业园。”在外经商获得成功,决然返乡种稻的潘罗生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

潘罗生是周宁县浦源镇潘山底村人,一个普通的“80后”。因儿时家境贫困,为了改变生活现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年仅19岁的他只身前往广东、云南一带打拼。20年间,凭着他勤劳、坚毅的性格,从给他人打工到自己开小店铺,再从成立一家公司到下辖多家公司,事业红红火火。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心中渴望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2年,潘罗生回到周宁,看到村里的土地抛荒现象严重,颇感心痛。去年,他承包了村里100多亩抛荒地,种上优质水稻,实行科学田间管理。由于少打农药,多用有机肥,获得成功。

“外面经商,家里种稻,虽然两地跑比较辛苦,但看到家乡的抛荒地重焕生机,心里还是甜滋滋的。”在田间撸袖指导农工的潘罗生擦去满脸汗水告诉笔者,今年签约承包后洋村10年近200亩的田地,实行两轮耕作,先种土豆,后种水稻、玉米,还有实施文旅项目,尽量让土地发挥效益最大化。今年还计划投资数百万元,承包潘山底与后洋两村300多亩地,可带动当地数百户村民增产增收。

在外创业前景不错,跑回山村种什么水稻?潘罗生返乡种粮,村里质疑声此起彼伏。但潘罗生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里越发牵挂家里的老人。加之这几年党和政府给农村的好政策,家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何不回乡创业呢?

“一年多时间在家乡的山坡地上精心耕作,我也深感投资农业是一件很艰难、见效很慢的事业,但不管有多难,这个过程有多漫长,我都会坚持,决不放弃。”潘罗生说。

说起潘罗生,村里的老人连连称赞。“能吃苦,不忘本,自己有钱了,还想方设法帮乡亲们,这个娃娃不简单。”

□肖林盛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