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周宁仕本村:千年古村 底韵深厚
2024-02-02 16:09:21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冬雪消融,春的脚步近了,在这雪后初晴的美好时光,走进唐皇后裔聚居地,一起欣赏绝美的乡村画卷——仕本。

仕本古村是第五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素有“唐皇后裔聚居地、岳王文化发祥源”的美誉。公元906年间,唐昭宗第十六子颍王李禔,因朱温篡位一路南逃,选择了这片世外桃源,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仕本村有座“李氏家庙”,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选址“枪”山下,又称“文笔峰”下。据地理先生称,该庙受东来之水,合四面献奇,见宇宙之名胜,当无逾于此宜乎,因此该庙历来香火旺盛,建筑雄伟大方,饰有工艺精湛的横、直牌匾、壁画,庙内佛龛上供有颍王等六位先祖宝像,其宝像选用名木精雕而成,坐于轿中。

仕本村民俗形式多姿多彩,精神内涵丰富深刻,礼门乡的李氏后裔自唐朝末年先祖入闽开基以来,一直保持着“三年一贡”的习俗,它源于唐末岳王入闽的特殊境遇,这种习俗的保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原了中国五千年以来保存下来的“礼乐”情结。每逢地支为“寅、巳、申、亥”的农历年份,自农历十一月份起,各地的李氏后裔多会相继举行“三年一贡”的祭祖典礼,直到次年正月初三,先祖神像从王宿地回归仕本祖庙后才结束。该民俗文化活动以丰厚的底蕴和文化内涵获评市级非遗项目。

在“三年一贡”的祭祖活动期间,仕本村民将进行“走礼”仪式。“唐宫走礼”又称“礼生走礼”,是蕴含“仁”“义”“礼”“和”等文化内涵的传统祭祖习俗。这几年来,“唐宫走礼”以表演的形式被搬上舞台。

迄今为止,仕本村仍保留着舞“板灯龙”的习俗,届时村民将自家的板灯,拼接成一条“板灯龙”,场面十分壮观。

仕本村的重酿技艺,同样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仕本村致力于打造“仕本红”品牌,对重酿酒的品质、工艺进行提升。

如今,仕本村深入“唐风”文化,建设非遗文化宣传及体验馆,“仕本红”酿酒、棕衣制作等非遗工艺展示馆,举办“唐宫走礼”民俗活动,唤醒特色历史传统文化,打响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

现在的仕本村焕发新活力,将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起来,实现了增“颜值”、提“气质”的目标,为乡村留住文化的根脉与乡愁。不妨去仕本村走走,感受近在眼前的“唐宫文化”。

□周宁文旅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