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人文周宁 >
印象咸村
2023-09-25 09:05:17 林平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林平                     

在周宁的九个乡镇中,我认为最耐人寻味的当属咸村镇,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当然也首推咸村镇。是的,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咸村的古朴厚重,你踱进了,一生不忘;一方有众多姓氏聚集的土地,你认知了,最想回首。

隋唐以来,咸村就是闽东地域的一个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即使在物资极其贫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咸村仍以其活络的经济基础,较为丰盈的市面而饮誉周边,被称作周宁的“小上海”。这除了它的海拔低、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以及那条日夜不息的桃源溪源源不断输送滋养外,还跟这里的人口稠密、村民睿智和谐是分不开的。

桃源溪从上游的枣岭滑下进入咸村,冲积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小盆地,不但给这里带来了充沛的水源,丰饶的物产,也给生于斯长于斯的老百姓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营生方式。也许是上天的恩泽,桃源溪流到这里,溪面豁然开阔,水流舒缓,清澈干净,同时,溪流一分为二,中间隔着一块平地,溪流右边的叫咸村,溪流左边的叫咸阳,连接咸村和咸阳的是一座青石板桥。可能是右岸紧靠后门山,树林茂盛,一直延伸到川中到外表,按当地人的说法,叫九龙下水,风水独好。所以咸村这边,人口稠密,民房密布,乡镇机关单位、学校也集中于斯处,自然形成了一个政治、文化、商业中心。而紧挨着的咸阳村就略显单薄、寂静点儿,商业气息没那么浓郁,但也是咸村集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那条原始古老的咸村街,便成了周边乃至玛坑、杉洋百姓交往、联谊的最重要纽带,也是他们聚拢经商的最佳福地,货物流通的惬意场地。

说是古街,其实就是一条小巷,就像周宁城关的老街西门街一样,地面两侧是桃源溪里挑来的鹅卵石铺成的,中间用青石条铺就,一直延伸到南北两端。北端的叫街头坪,南端的叫街尾坪,两端相距不足一千米,街宽在三米左右,却汇聚了十多个姓氏家族,上万人丁。据当地人介绍,最先进驻咸村街的原住民应该是街头坪的徐姓族人和街尾坪的蔡氏族人,其余姓氏是看中了这个“聚宝盆”,后续而来的,他们分别来自霍童、福安、玛坑、杉洋以及周边几个山岭村庄。千百年来,他们同处一域,同喝一溪水,同耕一片地,彼此敬重,相互联姻,和睦相处,休戚与共,风雨同舟。

临街的房子均为土木结构,层数不多,只有二至三层。店面是房子盖好后改造的,一间连着一间,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浅有深,光线都不怎么好,没有任何装饰,十足的原生态。商铺名头很多,有杂货店、糕饼店、香烛店、农具店、印染店、理发店、饮食店、医药店……经营规模都不大,但各具特色,人们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农业生产工具以及服装鞋帽、针线布匹、灯具等等,在这里都能买到。

每天清早,各家店铺准时开门。最先招引客人的当然是老街的饮食店。印象最深的是老街中段的那家包子店。店主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中年妇女,个子不高,衣着洁净,精神很好,眼神明亮,气质优雅。她做的包子,个大馅美,皮质舒绵,咬一口,油滋满满,香气扑鼻,好吃极了!当然还有一家饮食店,离这家包子店三四十米,生意也兴旺,主厨是一个男的,他炒的面,口味独特,远近闻名。很多城关人到咸村,非吃一碗这家的炒面不可。

上午八点,是老街最热闹最拥挤的时段。从咸村后面平坑村挑着柴火的山里人到了,从枣岭村拎着鸡蛋抱着家禽的农妇来了,从碧岩村扛着笋干、香菇、木耳的小伙子来了,平原地段附近的菜农也来凑热闹了……他们在老街上找到了适当的位置,放下肩上的担子和手上的货物,伫立一旁,等待买者。其间自然少不了讨价还价,交易完成后,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村民,把售后所得不多的钱钞揣在怀里,欣喜地迈进不同商号的店铺购回他们所需的物品。据上辈人回忆,在那物质十分困乏的年代,人们手头基本没有现金,没有钞票,但在咸村老街商铺里却可以买到东西,买卖双方凭借的是相互的信任。很多乡里人进店购买物品,把选好的物品与店主点清后,就一股脑儿地装进自己随身携带的篮子或布兜里,店主只在专用的记账本上写上购物者所在的村庄、姓名和时间即可。到了秋收或年终时,这些赊账购物的村民便到店铺结清账单。此时,买者和卖者自然又少不了一番恭维。

咸村地处周宁县东南隅,早年隶属于宁德县,其文化、风俗、民风、性情均有明显的宁德一带特点,所以造就了咸村人温婉随和的性格和慢条斯理的生活节奏。生活在桃源溪两岸的咸村人,除了日常的农耕和商业往来外,他们很会利用农闲时间或生意之余,在庭院里,在店铺外,摆上一茶几,泡上一壶绿茶,两人或三四个人,围茶而坐,品尝那淡淡的茶香,漫谈各种逸闻趣事。

傍晚,老街上的咸村人最善于把握上天赐予这块乐土的恩惠。他们除了喝茶聊天外,更多的是踱进酒肆或餐饮小店,捧上一瓮重酿酒或一木箱二十四瓶的闽东啤酒,点上一碗菜一碟咸花生,几个人光着背,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直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咸村老街的居民与生俱来,对各种传统节日特别敏感,也特别有兴趣。不管是大节日还是小节日,他们都很在乎。只要是节日,他们都会在自家门前挂起红灯笼,装饰门面,营造祥和喜庆的氛围。特别是中元佳节,你站在南端往北眺望,两旁商铺的大小红灯笼闪闪烁烁,犹如天上的银河坠落桃源。街上更是人头攒动,比肩接踵,汇成一道五彩斑斓的人流。

也就在这人间的天河里,如花似玉的妙龄女子不经意间在灯笼下出现,三三两两,步履轻盈,柔声细语。她们明眸皓齿,玉面红唇,衣衫明丽,气质优雅,尤其是那特有的咸村话语调,听之如曼妙之旋律,感之如深山之泉流,实乃人尘之享受。

这种高调值的语言现象仅流行于咸村霍童一带。探其历史渊源,大约有二,其一是一种语言代表着一定范围一定区域的人类活动的共融性。周宁建县前,咸村隶属于宁德县霍童,霍童又是宁德的一个大镇,咸村受其渗透和影响较大,形成了语言的共同性。其二是两地都处在一衣带水的霍童溪流域这个小盆地上,同喝一溪水,共享一片蓝天,民俗民风相近,民间交往密切,自然就形成了语言的共享性。这种语言从女性口中流出,便特别柔情,特别舒展,也就特别好听。所以,周宁人常常调侃,最喜欢听咸村女人讲咸村话,即使是骂人听起来也是舒服的。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咸村同全国各地一样,无论是城镇建设,还是人们的生活条件,均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但咸村老街的纯朴厚重没有改变,老街的亲情话语依然同桃源溪的流水一样,缓缓而流,回响在耳际!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