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周宁:以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3-04-24 15:30:12 张瑜 魏知秋 李何颖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阮飞龙  

近日,记者在周宁县山海协作产业园茶叶集中加工区项目现场看到,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挖掘机、压路机等各种工程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园区占地面积约35亩,项目总投资1.4 亿元,共建设7家清洁化厂房,园区功能多样,集加工、交易、展示、品牌培育、茶叶科研等于一身。目前,项目1号地块和3号地块正在进行主体框架建设,预计2023年上半年正式投产,项目建成后能够快速提升我县茶产业加工技术水平和茶叶附加值。”周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还将结合茶产业小微园,吸引全国优秀茶企、茶商入驻,逐步建立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周宁具有悠久的栽茶、制茶、售茶历史,其出产的周宁高山云雾茶经泡耐饮,饮之幽香四溢,齿颊留芳,令人心旷神怡,特受茶人喜爱,在2017年被国家总局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茶叶是周宁县第一民生产业,也是群众致富增收的“黄金叶”。全县茶园面积10.71万亩,2022年,全县茶叶产量1.1万吨,毛茶产值5.18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5.13亿元;全县现有茶企14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县内70%人口从事“周宁高山云雾茶”相关行业,拥有1万多人的营销队伍,在全国各地开设茶庄、茶店、茶叶公司。

近年来,周宁县坚持以“三茶理论”为指导,把茶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按照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部署,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茶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早春到来时,温度还比较低,还要防止茶叶受冻……”连日来,周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组织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茶园基地,指导茶农做好春季茶园管护工作。

提升茶叶质量,提高茶农茶企茶叶生产技术水平是关键。周宁县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指导行动,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式,提升茶农茶叶生产技术。同时,积极推广机采茶园树冠培养技术、茶园“双减”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技术模式等,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茶叶市场消费升级,除了以往追求口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注重品牌和健康,这也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提出了新要求。

为此,周宁县实施“周宁高山云雾茶”公共品牌建设,推进“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提升茶叶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周宁有好茶,喝好茶到周宁”口号。同时,持续加强茶叶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工作,实现贴码销售,切实维护茶叶质量安全。

此外,周宁县还立足茶叶产品现状,对接市场需求,通过加大优势茶类工艺研究力度,突破单一茶类优势,挖掘培养新特色产品等方面工艺创新,推出了多款特征明显、富有竞争力的茶产品,并在“海丝国际杯”、世界红茶质量大赛、宁德市斗茶赛等名优茶评比活动中荣获12个金奖。

“2023年全县茶叶产量将提高9%,达1.2万吨,毛茶产值可提升10%,达5.7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预计将大幅提升20%,可达18亿元。”周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周宁县将持续以“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把茶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巩固和加强茶产业作为第一民生产业基础地位,实施“八个一”战略,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带动茶农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