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人文周宁 >
川中,鹫峰南麓金凤凰
2023-02-15 17:27:29 汤细昌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阮飞龙  

古朴的村巷

黄寿祺教授手稿

古民居照壁

川中仪凤亭原貌


川中村位于鹫峰山脉南麓,因群山叠翠,冈峦翔舞,如凤仪之状,故又名凤山。川中犹如一只金凤凰,虽经千年风雨,仍顽强地守候在鹫峰南麓。

川中村隶属周宁县咸村镇,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全村总户数1160户、户籍人口5049人;村域面积9.6平方公里,千亩良田,万亩林地,绕村满眼翠绿茶园。恩师黄寿祺教授曾经路过川中仪凤亭,写诗称赞川中是周宁第一富庶村:“打谷机声若隐雷,仪凤亭下稻成堆。周宁一百零六队,谁似川中富庶哉!”

川中村建村于唐朝中后期,距今已历1100多年,虽地处鹫峰山脉,山川萦回,但交通却很便利,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县建村历史最久的千年古村落,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革命老区行政村、市级“小康明星村”、县级文明村、宁德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美称。这些美称虽未尽括其全貌,但也足以彰显其魅力。

川中传统文化最具浓重色彩的是耕读文化。川中老祖宗将“耕读传家”作为祖训,不仅写进族谱里,刻在祠堂上,而且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落实“耕读传家”祖训。一是举办私塾教育。据《闽东汤氏志》记载,川中村从清乾隆至光绪的几十年间,具有一定规模的私塾就有“弗云楼”书馆、“石门槛”学馆、下厝“蕴谷堂”书馆、“文昌祠”书馆等私塾学馆。这些学馆大都遵循“耕读传家”祖训,倡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除了讲授《四书》、《五经》之外,还与门生研习陆羽《茶经》等实用学问。鼓励门生上山种茶,制作工夫茶,称为“汤家功夫”,传承至今。二是针对上不起私塾的一大批从事放牛、砍柴、耕作的青少年,川中老祖宗以其智慧,仿照唐诗七言绝句的韵律,将文字、历史人物、典故,编写成寓学于乐的《盘童诗》歌谣,让他们在山间地头休息时用方言盘唱《盘童诗》。至今上年纪的川中老人,仍能盘唱100多首《盘童诗》。据川中《汤氏族谱》记载,汤氏始祖于唐宪宗年间为避战乱从河南固始迁徙至川中等地,其方言仍然保留了中原古韵。这种仿照唐诗韵律的《盘童诗》,就成了中原古韵的活化石。

这种颇具特色的耕读文化,不仅催生了100多位进士、举人和秀才,同时也物化出具有闽东古民居特色的明清古民居群。

川中村现存六十多栋古民居,大多是明、清时期建筑。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楼迎门绮石均是花岗岩青石磨凿光洁、镌刻对联;两厢壁雕刻花葱格,描绘历史人物、花草、飞鸟鱼虫图案;廊沿、屏风等塑造雕刻“松鹤、梅竹、风凰、牡丹、如意”等吉祥图案;门墙厅壁书画点缀,篆隶行楷,各具韵味;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集中表现了闽东明清时期成熟的建筑、雕塑艺术。这些明清古民居群至今仍向人们述说着川中先民们的勤劳与智慧。

但解放前的川中村绝非是世外桃源。当你走进古民居群,就会发现,古民居多以家族关系采取成片连建,形成封闭的家族建筑群落,外有城门,内有多道重门。询问长者,才知道是为了抵御匪患与战乱。据长者介绍,从始祖肇基到1949年和平解放,川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匪患与战乱。仅民国时期,就有多起战乱发生:民国三十年,国军33旅以围剿大刀会为名,炮轰城门,攻进重门,四处放火。后门庄、石狮弄、大街、祖厅边等处,房屋被烧毁20多座,受害村民70多户。民国三十一年,日寇入侵川中,村民们凭借城门、重门与日寇对抗,至今重门土墙上仍有累累弹痕。民国期间,国民政府曾多次强征壮丁,青年们虽关闭重门抗拒,仍被国民政府捉拿充当炮灰……

面对国民党残酷统治和外敌入侵,川中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1年初,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颜阿兰到霍童、川中等地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冬,宁德县共青团派陈如讲、朱如庆到川中建立的革命团体,多次召开会议,动员有革命倾向的青年积极参加工农游击队的活动。1933年,由叶飞、颜阿兰率领工农自卫队发动“霍童暴动”,打响了宁德县工农武装斗争的第一枪。“霍童暴动”极大鼓舞了川中热血青年的革命热情,纷纷加入武装斗争、支援革命的行列,汤细目、汤昌神等10多位青年加入闽东游击队,其中9位为革命斗争献出生命,被评为革命英烈。汤洪潮、汤玉仙等同志在革命斗争中,成长为中共城工部和闽东游击队的优秀指挥员。汤从添、汤宜鉴、汤洪正等同志留村进行秘密地下革命工作,为闽东革命斗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后均被评为“五老”,川中村被授予革命老区行政村。

解放后,川中这座千年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新焕发出青春魅力。1949年6月28日,周宁全境和平解放,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川中成立人民政权,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是老地下党员,被推举为乡长的是一位穷苦孤儿。在他们带领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夙愿,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川中水电站、开垦优质茶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曾经的学馆,华丽转身为“川中完全小学”。曾经放牛娃、砍柴郎,都背起书包上学堂,课余时间依旧放牛、砍柴,悠然盘唱《盘童诗》,不忘“耕读传家”的祖训。妇女地位得到极大提高,曾经连厅堂都不能随便走动、只能走“暗弄”的妇女,也拿起农具参加耕作;曾经是任人摆布的童养媳,都鼓起勇气追求婚姻自由。她们成立耕山队,开着拖拉机,立下愚公志,把整座“穿山”推成平整的百亩茶园……

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川中以茶叶为支柱产业,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果,其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曾被宁德地委、行署授予“小康明星村”的称号。一座座新式楼房拔地而起,与古民居群交相辉映。

但川中这座古村落,依然如千年金凤凰,默默守候在鹫峰南麓。

进入二十一世纪,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古老川中村注入了青春活力。衢宁铁路、纵三线穿境而过;火车站坐落村头,站前工贸园区依村而建,为千年古村搭建了腾飞的平台。宁德师院委派年富力强的李建良老师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支部班子成员,制定并实施“振兴川中”计划:以宁衢铁路火车站、站前工贸园区为平台,以创建现代科技农业品牌与古民居文旅品牌为两翼;聚焦现代优质高效农业,打造川中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发挥龙脑樟、百香果、火龙果等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凭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川中这只千年守候在鹫峰南麓的金凤凰,正准备迈上腾飞的平台,真要展翅飞翔了!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