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苏梅)12月7日,寿宁县犀溪镇武溪村农业种植大户魏成福、邓乾英夫妻俩,在收购商的帮助下将刚收获的槟榔芋装上货车。“今年真的是个丰收年!种植的38亩水稻收成有1.8万公斤;50亩槟榔芋收成有3.75万公斤,这两项收入近23万元。守在家门口开荒种田,一样可以过上幸福生活,比去外面务工强多了。”邓乾英向笔者算起了今年的增收账。 今年初,魏成福和邓乾英萌生利用刚开垦的60亩山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想法。经过多方努力,夫妻俩与南平市松溪县槟榔芋收购商签订了收购协议,由收购商提供槟榔芋种苗、有机肥、药水和技术指导,并约定收购保护价。 “槟榔芋采用覆膜技术免除锄草技术,用工成本降低,加之当地海拔高无须喷洒农药,每亩成本不到1000元。由于种出的槟榔芋品质良好,槟榔芋收购商还将每公斤收购价提高了1元,并表示将与当地建立长期合作。”邓乾英说。 借助邓乾英一家的成功示范,犀溪镇政府准备发动村民种植槟榔芋,推动“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镇里正向县农业农村局反馈,争取将槟榔芋种植纳入农业补助范围,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犀溪镇镇长林峰表示。 “只要勤劳肯干,土里就能种出幸福生活。”邓乾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