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安市穆阳镇苏堤村的穆阳溪畔热闹非凡。一群桨板爱好者划着桨板在水中自由穿行,享受难得的清凉时光。 “这水又清又干净,水温也刚刚好,在这儿玩水特别舒服。”游客张鸿峰向记者分享游玩感受。 然而,十多年前的穆阳溪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黯淡模样。 彼时。穆阳溪沿线多个村庄垃圾淤积、污水直排,加上沿岸畜禽养殖较多,大量养殖废水渗入溪中,导致溪水变得浑浊不堪,还散发着刺鼻的臭味。水面上,水葫芦生长蔓延,几乎覆盖了大半河道。每到汛期,溪水水位便会高涨,时常漫过堤岸,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转机出现在2016年。这一年,穆阳溪被列入全省首批安全生态水系项目之一。市、乡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对全长11公里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当地通过实施改良河床、恢复河滩、修复河岸等一系列工程,恢复河滩原有的生态样貌。沿线还新建6个生态亲水公园,让穆阳溪流域重焕生机。 治水之路并未止步于此。2019年起,福安市水利局率先在宁德市推行河道专管员物业化管理模式,并建设启用福安市智慧河长综合管理平台,以数字赋能穆阳溪治水。河道专管员只需在手机上下载专属App,巡河时的轨迹、记录的巡河日志,以及发现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都能实时上传至平台,实现问题快速反馈、及时处理。 “借助数字化管理,河长办的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我们用无人机对整个流域进行全覆盖巡查,每个关键节点都安装了监控探头,穆阳溪的水质有了显著提升,‘四乱’问题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福安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福安市河长办主任汪明安指着平台上实时更新的数据,向记者介绍智慧治水的成效。 如今,穆阳溪流域的“智慧监测网”已全面铺开:穆阳溪流域内6个智能视频监控点实时紧盯河道动态,14个雨量、6个水文、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6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点,全天候收集流域数据,再加上定期采用无人机全覆盖巡查,所有监测数据第一时间传回智慧平台,为流域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穆阳气候宜人,溪里的鱼很多,互动性强,我特意带孩子来玩。”游客郑中辉的话语中满是欢喜。 以水为脉,以生态作廊。如今的穆阳溪,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华丽蝶变。当地通过持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建设污水管网,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巡河护河等方式,使得流域内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水质以上。溪中游弋的万尾锦鲤,能“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每到节假日,引得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投喂,溪中鱼群竞相逐食、红鳞翻动,岸上人流如织、欢声笑语,共同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现在每到周末,都有1000多人次游客来这儿,带动苏堤村部分村民在岸边摆摊增收,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这就是万里生态水系建设的成果,青山绿水真正变成了造福百姓的‘幸福源泉’。”穆阳镇镇长陈安斌说。 □本报记者缪星通讯员秦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