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邵克平:一缕茶香里的创新与传承
2025-07-15 10:48:27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步入位于福鼎市的福建省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车间里,一条“科技感”十足的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这是全国首条LED光源白茶萎凋自动生产线。公司党支部书记邵克平自豪地说:“生产线产品洁净度比传统工艺提升了35%。”这是他近三十年深耕白茶产业的一个缩影。

邵克平的故事,始于福鼎市白琳镇莘洋村。1995年,他创立磻溪裕春茶厂,正式开启创业生涯;4年后,他师从王亦森精研传统工艺,同年,担任福鼎市品品香茶厂副厂长;2004年,他与林振传共同创立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并立下“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兴茶惠民”奋斗目标。基于对产业的深度观察,他洞悉到传统茶业“小、散、弱”的沉疴及茶农技术、市场意识薄弱的痛点。

面对困境,邵克平创新采用“企业推动+联合体带头”的方法。2018年,他牵头组建福建省首家“现代茶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品品香为核心,联合村集体、合作社与茶农构建起“企业—联合体—茶农”三级联动的高效框架。通过推行有机茶园管理模式,从源头守护茶叶的安全与高品质。这不仅为福鼎白茶树起质量安全的标杆,更是探索出一条现代化、规模化的产业路径,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与茶农增收。

“模式创新需要坚实的技术底座和人才支撑。”走遍茶山、访遍茶企,邵克平发现福鼎茶业从业者与现代茶业的差距。每年春茶季,他亲自带领团队,深入福鼎各乡镇,在白琳、管阳、贯岭等地开展“茶园绿色防控”“伏季休茶”等专题培训及田间指导。他将现代农业理念与品品香“做好人,做好茶”的企业精神融入实践,提升茶农技术与市场意识。

在邵克平看来,科技创新是撬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他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其助力下,品品香累计获国家授权专利108项(发明专利13项),主导参与制定各级标准23项。其中,《白茶自动化精制加工技术规程》与《茶产业联合体联农带农管理导则》填补了产业空白;团队研发的“白茶自动萎凋方法及其装置”,在坚守传统风味的同时大幅提升效率与标准化水平,荣膺宁德市科技进步奖、福建省专利奖。通过构建“技术转化—产业升级—茶农增收”链条,极大提升了福鼎白茶的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作为企业党支部书记,邵克平将党建融入企业发展,建立“互融同向”机制,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健全制度、丰富活动与典型宣传,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能与联合体的强大凝聚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品品香茶业党支部获评“福建省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宁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邵克平个人获得“宁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福鼎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邵克平积极投身捐资助学、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使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化作服务产业、惠泽茶农的汩汩暖流。

从创立茶厂到实行联合体模式的探索;从技术传播到科技赋能的专利成果……邵克平用三十年光阴,将个人对白茶技艺的守护升华为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推动。

□本报记者朱灵塬通讯员王婷婷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