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屏南岭下乡:以产业旺助力乡村兴
2025-07-14 11:40:08 张瑜 张声平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近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的瑞恒农业葡萄种植基地大棚内,果农穿梭于葡萄架下,细致检查果实长势,及时疏除多余果穗。

“岭下乡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葡萄甜度足、口感好,加上上市时间与多数产区错开,深受消费者青睐。”基地负责人倪亨代说。有着12年葡萄种植经验的他,将100多亩葡萄园的年产量稳定在15万公斤左右。

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承载着乡亲们致富的希望。依托独特的气候优势,岭下乡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带动周边村民稳产增收。从岭下村、横坑村到梅溪村、罗厝村,全乡高山葡萄种植面积拓展至200余亩,成为富民兴村的“金果果”。

葡萄叶下孕希望,锥栗树林下获丰收。在屏南县岭下乡下南坑果场,屏南县黑栗子锥栗专业合作社大胆探索,在锥栗林下套种110亩赤松茸,建起“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今年赤松茸迎来大丰收,采收期间平均每天采鲜菇1000多公斤,最多时一天能收2000公斤,产品主要销往福州等地。”合作社负责人陆昌雪说,这也让周边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种植期间提供了就业岗位50个,村民人均月增收6000余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近年来,岭下乡立足山区资源禀赋,紧扣农业特色与市场需求,引导群众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岭下乡菌棒加工厂机器轰鸣,葛畲村西红柿基地红绿相间,富竹洋蔬菜基地绿意盎然,罗厝村李子园枝头缀满果实,谢坑村茭白园碧波荡漾……如今,岭下乡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一条以特色种植为支点、以产业振兴为引擎、以群众增收为目标的乡村“致富路”,正在岭下乡的青山绿水间不断延伸。

□本报记者张瑜通讯员张声平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