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绿色司法守护生态“高颜值”
2024-12-05 11:21:11 吴枋宸 兰梅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绿意葱茏,万物峥嵘。踏进周宁县这座小山城,满目皆绿,旖旎山水入画来。

近年来,周宁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三库+碳库”重要理念,在助推周宁绿色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以绿色司法守护生态“高颜值”。

刑罚+修复筑牢生态修复屏障

“我非常后悔,不该在山上随意用火引发森林火灾。我愿意接受处罚……”日前,周宁法院巡回法庭走进玛坑乡杉洋村,公开审理了一起失火案,在对被告人作出刑事处罚的同时,要求被告人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被告人当庭表示愿意积极履行补植复绿责任。

周宁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坚持保护发展和治理环境并重、打击犯罪和保护生态并行、防治污染与修复生态并举,联合县公安局、检察院、林业局设立生态修复示范地,出台《周宁县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保证金提存办法(试行)》,鼓励采取“以补代罚”的形式做好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或替代性修复工作,开展判后法官回访督促修复工作。

“惩罚违法犯罪是手段,保护生态才是目的。”周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熊树海说。

2022年以来,周宁法院共审结失火毁林、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等违法犯罪案件16件22人,缴纳生态修复金11.1万元,督促补植复绿50余亩。

司法+行政加强各方联动协作

在七步镇竹下村,随着阵阵水花溅起,10000余尾鱼苗被投入溪流中,为一池春水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这是周宁法院联合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周宁县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七步镇人民政府在七步镇竹下村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增殖放流活动,旨在增殖河道鱼类资源,促进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要素彼此独立、相互作用。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单打独斗”,而应“协同作战”。周宁法院主动加强与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通过“司法+行政”联合发力促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联合县林业局、县国有林场在仙风山设立“驻县林长办法官工作联络室”“服务保障国家‘林·碳’战略生态司法实践联络点”,聚焦森林生态治理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工程,形成协同推进保护发展林业资源的工作合力。截至目前,累计联合开展巡山、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验收等专项活动5次。

同时,联合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并在李园水库设立水资源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明确水资源保护信息共享、联席会议、双向咨询等工作内容,深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推动饮用水水源保护专业化、常态化、法治化。截至目前,联合开展巡河、水环境保护等活动7场次。

宣传+服务密织司法保护网络

生态保护离不开全民的广泛参与,唯有与群众形成合力,才能将生态保护真正落到心上、落到实处。

“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今年8月15日,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周宁法院联合县检察院、公安局、林业局、工信局、人保财险周宁支公司等多家单位在浦源镇鲤鱼溪共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周宁法院积极延伸法治宣传触角,传播生态治理“好声音”,全面推进涉生态保护庭审释法、文书释法、案例释法、宣传释法“四维释法”工作,深入案件案发地开展巡回审判,拍摄生态司法宣传片《只此青绿》,将生态保护理念从“事中管控”“事后惩罚”向“事前预防”转变。

今年以来,结合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点,深入企业、学校、社区、乡村开展法治宣传10余场次,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微信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9篇,实现生态普法宣传的“倍增”效益。

同时,周宁法院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聚焦县委县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部署,制定实施《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更好服务保障周宁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意见》,落实组织领导、履职保障、联动司法、生态修复、普法宣教等司法服务举措。立足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针对县域出现的河道垃圾堆放、渣土倾倒导致水质污染、红火蚁问题等,向县农业农村局发出司法建议4份,以司法建议“小切口”撬动生态保护“大杠杆”。

三十五年,树已参天,精神赓续。“周宁法院将继续牢记嘱托、逐绿奋进,不断织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为实现周宁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周宁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李宇和说。

□闽东日报记者吴枋宸通讯员兰梅珍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