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云端之城气温开始日益下降,但发展的火热激情依然澎湃。高山晚熟葡萄挂满枝头,冷链车辆运输繁忙,丰收正当时;多头小菊、多肉、蝴蝶兰等展颜吐芳,高山冷凉花卉产业开出花样经济;周宁县抽水蓄能电站碧波荡漾,持续产出“绿色动能”…… 近年来,周宁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给下党乡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在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上走前头、当标杆,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五个振兴”同频共振,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全国红茶重点产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国字号”荣誉,连续两年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23年度市对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居全市第一。 发挥“高”的特色,农村产业振兴 连日来,海拔900多米的浦源镇溪坪村福建东红农业专业合作社猕猴桃种植基地的100亩猕猴桃进入采摘季,不少客商、市民纷至沓来,品尝秋后高山猕猴桃的纯正美味。据悉,得益于良好的高山生态环境,该基地年产猕猴桃可达20万公斤,产值400多万元。 周宁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山区致富,要靠山、养山、吃山”的殷切嘱托,立足“高山、高优”优势,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近年来,周宁粮食产业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全县累计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3.88万亩,连续三年推动“周宁有鲤·邀您来种田”认领耕地活动,社会各界认领耕地达8884.5亩,粮食生产连续5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同时,积极构建“3+N”产业体系。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周宁有鲤”、电商产业园等“一揽子”增值平台,出台《促进高山马铃薯、茶叶、冷凉花卉和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着力构建“3+N”产业体系。全县种植茶叶10.77万亩、马铃薯50091亩、花卉4100亩,“周宁高山云雾茶”入选中国茶叶产区品牌百强榜,大花蕙兰、多肉种苗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60%、70%,文心兰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周宁有鲤”品牌推出“伴手礼”80多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5年增长4.7%以上。 农业高优发展,为写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奠定了基础。中秋佳节,周宁鲤鱼溪景区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穿梭于古巷之中,赏美景品美食,镜头频闪定格假日的美好。 周宁积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文旅经济,申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文旅品牌31个、省级文旅品牌45个,建成金牌旅游村16个,打造“八蒲亲凉谷”“水韵溪口”“陈峭冬晒”等文旅IP,五年来,乡村游接待游客数突破2000万人次。同时,在宁德山区县率先建立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累计盘活林地、茶园、耕地3.269万亩,发放贷款5338万元,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写好“绿”的文章,乡村宜居宜业 9月18日,走进周宁县狮城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楼农贸市场,摊位分布规整有序,前来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作为周宁县重要的“菜篮子”工程,该中心是涵盖蔬菜、水果、粮油等特色农产品的“一站式”综合交易平台,总投资2.53亿元。“新市场比起老市场更加干净整洁,蔬菜区、肉类区、海鲜区分门别类,很方便挑选。”居民陈女士说。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升级步伐,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周宁深入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累计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1个,推进实施29个示范创建项目,打造美丽庭院、乡村微景观、美丽田园、乡村休闲旅游点等1169个,“绿盈乡村”覆盖率超过90%。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推动绿化、花化、彩化“三化”提升,2023年度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考核晋级全市首位,2024年以来已组织规模较大的整治行动312场次,实现“户净、村绿、景美”。 同时,坚持道路、供水、物流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护,全县9个乡镇通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例100%,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74.29%、全市第一,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赛江三期防洪治理工程(周宁段)以及一批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完成50个村庄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实现全覆盖,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周宁还积极适应农村常住人口变化新形势,推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五年来,实施咸村第二中心幼儿园、礼门幼儿园等一批教育补短板项目,农村学位达8094个,学前教育普惠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2.61%,获评宁德市教育工作先进县;创成国家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乡镇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达标率100%;建成三星级及以上农村幸福院42所,投入750多万元建成长者食堂73所,桥南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发挥“红”的力量,农民富裕富足 秋日时节,走进泗桥乡溪口村,群山环抱、溪水潺潺,漂流区、户外烧烤区、沙滩休闲区人潮涌动,山涧风光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溪口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整合资源,通过“跨村联建”“村企共建”等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旅融合产业。依托联村党委、串联片区资源,整合资金300余万元,开发溪口生态园,打造峡谷漂流、水上乐园等旅游新业态,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2023年,该村村集体收入56.3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周宁坚持党建引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凝聚起各方力量,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 周宁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出台《周宁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达标提质”行动方案》《关于深入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集体经济“提质强村”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推行“联村联社”“村社共建”等模式,推动乡村连片振兴,全县成立联村党委11个,覆盖60余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30.71%。 周宁还深化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着力构建联农带农机制,全县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村61个、覆盖率43.57%,五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保持在7%以上。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周宁深化集聚下派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模式,派强用好乡村振兴指导员、乡村振兴特派员、驻村一书等队伍力量,累计实施服务项目276个,开展服务1342次,帮助解决问题712个。深入实施“智汇云端”工程,建立导师帮扶1个主导产业和联动服务多个市场主体的“1+N”模式,一季度聘请10名乡村振兴帮带导师,让更多人才扎根乡村、服务群众。 周宁还不断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村级自治水平。深化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创建,开展“党建聚力为民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涌现出泗桥乡数字化赋能“网格化+”、七步镇“绿色调解”、狮城镇“红色物业”等治理新模式,已建成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19个,浦源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营造和谐美好、安定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 下一步,周宁县将保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奋斗姿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周宁经验”,为宁德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张文奎通讯员郑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