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周宁:从一粒种子到一条产业链
2024-06-20 17:34:26 魏知秋 刘志玮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bbeadf6eebfb0f90ee47e2ef60220d46_p3_b.jpg

农户正在采收周宁高山马铃薯 刘志玮 摄

连日来,周宁高山马铃薯喜获丰收,农户们挥舞锄头翻动地垄,一个个色泽鲜亮、外形饱满的马铃薯堆满田间地头,经过分拣、挑选、装袋,这些马铃薯将销往外地。“去年,全县种植3万亩马铃薯,产量超过3万吨。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市场行情看好。”周宁县高山马铃薯协会会长陈罗生信心满满。


近年来,周宁县始终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通过科技赋能、订单加持、延伸产业链等举措,持续推进周宁高山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


科技“强芯”护品质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周宁县浦源镇溪坪村的国家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马铃薯高山科研基地组培室,一个个玻璃瓶整齐摆放,瓶子里的马铃薯脱毒苗绿芽娇嫩。


“针对周宁县种薯繁育这个薄弱环节,我们选取了16个品种的脱毒苗,进行微型薯繁育。”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挂职周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罗文彬副研究员介绍。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昼夜温差大,土壤土质疏松,是高山马铃薯的优良产地。


“从记事起,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马铃薯,一亩地最多能收1000多公斤。”种植户李木成说,但这几年,每亩产量只剩500多公斤。


马铃薯收成好不好,七分靠种子,三分靠管理。周宁薯农种植马铃薯多为自留种,随着时间推移,本地品种马铃薯严重退化,芽眼多、抗性差、产量大大减低。且周宁多山地丘陵地带,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好有限的平地资源,种出质量更好的马铃薯?周宁在科技赋能中寻找答案。


2018年,国家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马铃薯高山科研基地落地周宁,从国内外相关育种单位引进300多个马铃薯种质资源,开展种质资源评价、马铃薯杂交育种、产业技术示范和培训等工作,每年可获得杂交种子5万粒以上,为优化提升当地马铃薯种源打下基础。


去年,福建(周宁)高山马铃薯繁育中心建成投用,内设429平方米组培室、686平方米雾培室和5000平方米大棚,有效解决周宁高山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健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


眼下,周宁县高山马铃薯新品种与新技术示范片试验种植的“陇薯7号”花开正盛,下个月便可大面积采收。


“‘陇薯7号’是从20多个品种中筛选出来的,通过深沟高垅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种植,预计亩产约2000公斤。”陈罗生表示,新品种口感最接近周宁本地品种,生长期增加1个月,但产量提高了1倍左右。


走出“深闺”闯新路


随着马铃薯产量的提升,如何走出“深闺”,更好地推广高山马铃薯,成了多年来周宁县一直探索的问题。


“农户在寻找产品出路,消费者也希望能买到优质农产品。”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敏说。


为此,周宁县积极推进“订单托底”发展模式,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周宁县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万城易购(福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按照“价格托底、订单收购”原则,与合作社、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建立马铃薯销售环节“价高时随行就市、价低时保价收购”的市场风险防控体系,马铃薯种下的同时就售出,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


“今年,马铃薯长势特别好,而且有了订单保底,我们没有后顾之忧。”种植户吴孝华高兴地说,因为与企业签订了协议,收获后的土豆再也不愁销路,干起活来更有信心。


与此同时,周宁县积极“走出去”推介,“请进来”营销,通过参加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周宁有鲤·高山马铃薯推介、南方(周宁)高山马铃薯种业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等,加大马铃薯宣传推介。


仅鲜薯销售还远远不够,周宁县不断延伸产业链,挖掘马铃薯精深加工潜力。


走进万城易购(福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马铃薯生产车间,半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一颗颗马铃薯经过清洗脱皮、高温蒸煮、打泥成型等程序,化身为乌蛋粿、马铃薯皮等深加工产品。


“为了将马铃薯变成价值更高的‘金豆’,2022年,我们筹建马铃薯生产加工车间,生产乌蛋粿、土豆水饺、土豆面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精深加工,马铃薯价值实现翻番。”该企业负责人说。


同时,依托“周宁有鲤”区域公共品牌,周宁县自主研发出土豆月饼、土豆酥、土豆泥、奶酪土豆块等系列产品,探索“互联网+农业”“电商+基地+农户”模式,推动高山马铃薯深加工产品“触电上网”。


工艺水平高,订单销量旺。“去年,我们收购了1500多吨马铃薯,其中300多吨用于制作深加工产品。”黄晓敏说,如今,从鲜薯到一个个创意十足的衍生产品,周宁高山马铃薯出山进城,走向全国。


□ 魏知秋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