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周宁:高山“小土豆”绽放致富新“薯”光
2024-05-20 18:05:53 施木兰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474b03a79c9183ee0f9009d6d35c126e_p2_b.jpg

工作人员在育苗室察看马铃薯脱毒苗生长情况

□ 见习记者 施木兰 文/图


小满时节,在南方(周宁)高山马铃薯繁育中心雾培室里,一株株马铃薯脱毒苗在雾培床上不断生长。揭开苗床下的幕布,纤毫分明的白色根须上悬挂着一颗颗鸽子蛋般的“小土豆”。


“这是马铃薯原原种,我们将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液溶解在水雾里,再通过定时喷头自动喷洒到马铃薯根须上,经过一段时间,根须上就会长出几十粒原原种。”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文彬介绍,相较传统的基质生产方式,雾培节省了人力和基质等成本,还可充分利用空间,做到低能耗,高产出。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是高山马铃薯的优良产地。然而,过去,当地农户通常会将上一年收获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导致病毒积累,品种质量下降,马铃薯减产。


产品要提质,种源是关键。2018年,国家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马铃薯高山科研基地落地周宁,基地引进300多个马铃薯种质资源,开展马铃薯杂交育种、产业技术示范和培训等工作,每年可获得杂交种子5万粒以上,播种高代品系400个以上,展示新品种50个以上,为优化提升当地马铃薯种源打下基础。


借助基地科研优势,周宁还为已退化的“周宁本地种”马铃薯进行脱毒、繁种。“我们利用生物技术从优质种薯中剥离出不含病毒的马铃薯茎尖,通过栽培技术形成试管苗,再进行繁育,从原原种到原种,最后获得良种。”罗文彬介绍,脱毒苗育出的种薯抗病害能力强,亩产可达2000多公斤,增产10%至15%,提升了农户种植马铃薯的信心。


马铃薯种出来,销路怎么保证?


周宁推行“联村联社”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销售能手与种植群众利益联结体。


“我们实行‘订单托底’发展模式,与合作社、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当马铃薯价格较低时,公司会以保底价收购,确保农户的收益不减,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当地电商企业负责人陈罗生说道。


如果说种薯是马铃薯产业的“芯片”,那土豆产品就是马铃薯产业的“引擎”。


“我一直想做出不一样的周宁高山马铃薯产品,我们公司通过就地取材,制作出‘马铃薯皮’的水饺,相比传统的饺子,口感更细腻。”陈罗生告诉记者,2022年,开始筹建马铃薯生产加工车间,投产乌蛋粿、土豆饺子、土豆片等产品。


不仅如此,依托“周宁有鲤”区域公共品牌,当地自主研发出土豆面、土豆月饼、土豆酥等系列产品,探索“互联网+农业”“电商+基地+农户”模式,健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通过订单农业、企业收购、搭建电商平台等方式,产品畅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一颗颗“小土豆”变成了“金蛋蛋”。


周宁县深耕高山马铃薯产业,在种质资源创新、栽培技术研究、产业主体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盘活全链条资源,带动农民增产增收。2023年,周宁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万亩,产量达3万吨,从事马铃薯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及大户近百家,产业链相关人员近2万人。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