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周宁县礼门乡仕本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直通村内,村前景观湖水面波光粼粼,依山而建的房屋,错落有致,村民或辛勤劳作,或笑谈家常,一派和谐的景象。 仕本村位于周宁县礼门乡,村庄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已有近1200年的历史,素有“唐皇后裔聚居地、岳王文化发祥源”的美誉,是第五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 近年来,仕本村以争创“金牌旅游村”为契机,以党建为引领,把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起来,实施道路白改黑、污水管网建设、美丽庭院改造、鱼塘景观提升等项目,打造美丽田园、美丽巷角,持续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宜居宜游和美乡村。 “现在路好了,街上也很干净,到礼门的路上也装上了路灯,饭后溜达多了个地方,真的太好了。”仕本村村民阮孙利说。 为引导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和传统村落建设行动,去年,仕本村成立宁德市首家“电力爱心超市”,村民通过参与乡风建设、政策宣传、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再用所得积分兑换超市等值商品。这种方式让群众由原来的简单“参加”转变为主动“参与”,实现超市与村民生产生活良性互动。 “自从有了这个‘电力爱心超市’,我们现在做卫生、参加活动都能获得积分,有些日用品都不用买了,直接就可以过来兑换,真是方便又实惠啊。”村民黄玉兰拿着刚刚换购的文具和日用品开心地说。 群众积极性高涨,村庄产业发展也日渐兴旺。 该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发挥党员双带双富作用,通过抛荒撂荒复垦、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蜜薯、水稻、玉米等特色农业种植,建成千亩锥栗、百亩高山茶、百亩马铃薯等产村融合示范园。 “仕本的重酿技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我返乡创业,打造‘仕本红’品牌,对重酿酒的品质、工艺进行提升,大力推广酒文化。”乡贤李树金说。 仕本村积极吸引在外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发展“唐缘锥栗”“仕本红”等特色品牌,辐射带动35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放大旅游效应,依托特色景点吸引游客,在沿线打造农事体验园、采摘观光园、“网红打卡点”等旅游新业态……2022年,仕本村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作为礼门乡全域旅游重点村庄,仕本村紧紧围绕“景村党建”的发展思路,以打造“古韵仕本”为目标,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积极开展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初步形成以沿湖建筑带、湖景核心区、主要居民区、民俗文化节点和田园景观节点为核心的“一带一心一片区多节点”功能布局。 “我们充分挖掘仕本‘唐风’文化,通过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展示馆等非遗传承阵地,举办‘唐宫走礼’民俗活动,打响非遗文化的知名度,为乡村留住文化的根脉与乡愁。”仕本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栋说,今年,仕本村对村委楼功能进行整合,腾出5间房间改造成民宿,为乡村旅游发展打好基础。 接下来,仕本村将紧紧围绕“特”字下功夫,充分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做好特色农业发展,带动村民和集体增收。同时,结合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建设非遗文化宣传及体验馆和“仕本红”酿酒、棕衣制作等非遗工艺展示馆,唤醒“唐宫走礼”等特色历史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陈容通讯员魏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