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雨桐 近日,宁德师范学院在闽东红色文化教育中心集中开展“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福建”2019年主题团日活动。这场生动鲜活的教育活动,是宁德师院构建与时俱进、全方位立德树人大思政格局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校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贯穿到办学治校、教学科研、育人育才的全过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夏良玉说。 与时俱进 拓展思政育人平台 去年11月13日,“闽东之光”教育基地展示馆在宁德师院正式开馆。 “闽东之光”教育基地是宁德师院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也是弘扬和传播闽东之光的重要窗口。该馆包括闽东红色文化教育中心和畲族文化教育中心两个部分,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和师生接受闽东文化的熏陶。 思政育人,平台是关键,只有找到合适的载体,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近年来,宁德师院注重加强课堂、宣传、网络、报告会等阵地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和吸引力。 以网络平台为例,宁德师院结合青少年与互联网紧密相联这一实际,持续推进思政易班网建设,推进学校官方“两微一端”集群建设;加快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理念和整体格局。同时,发挥校团委宁师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作用,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持续完善微信、微博、QQ、网站等网络阵地和新媒体矩阵群,强化正面舆论引导。 宁德师院先后培育了系列思政育人平台,获批了福建省首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首个省级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培训基地;“畲族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和“闽东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分别入选省级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基地。 秉承特色 创新文化育人形式 4月13日晚,宁德师范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举办第二届国风晚会。话剧表演、民族舞、朗诵、茶艺秀等多种形式的节目,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宁德师范学院制定《宁德师范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程,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推出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系列讲座,结合地方办学特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创新能力、兴趣专长的重要平台。”宁德师范学院校长魏远竹说。 如何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宁德师院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如创新性地开展了学习习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六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这一项目,也入选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优秀项目,其成果获2017年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宁德师院也注重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打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该校设立了以畲族学生为主的民族班和预科班,成立了福建省首个畲族舞蹈班,将畲舞课程纳入公选课,编著出版了《凤凰锵锵杜鹃红——闽东畲族红色故事选》等畲族文化校本教材;充分发挥闽东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以主题党日、团日、班会等活动为抓手,结合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知行合一 丰富实践育人载体 知行合一。思政教育再好,也必须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实际行动。在引导学生实践方面,宁德师院持续发力。 为缓解文峰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2014年,宁德师院开始对文峰村实施全方位教育扶贫,教育与艺术学院在文峰小学开展顶岗实习活动,利用专业优势进行支教。 2017年,教育与艺术学院成立文峰小学顶岗实习学生党支部,以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的方式,每学期选派2批(每批4人,共8人)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文峰小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 文峰小学顶岗实习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教育与艺术学院学前专业、小教专业、音乐专业、艺术专业优势,成立了小学教育支教服务队、学前教育支教服务队等服务队伍,给文峰村学生们带去了趣味数学、语文、书法、舞蹈、音乐、剪纸、体育等课程。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宁德师院重视教育精准扶贫,连续五年在2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顶岗实习,选派师范类优秀学生到贫困乡村开展支教活动,将扶贫与扶智结合,有效地支持了贫困乡村教育。 宁德师院不断完善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带动和引导全校师生践行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 2015年,该校村官助理志愿服务团荣获团中央“强国杯”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评选活动一等奖。学校连续多年获评福建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环境保护宣传及湿地水资源调研队获得“最美中国发现团队奖”。“摆脱贫困、让垃圾分类走进乡镇”调研队入围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