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人文周宁 >
耄耋老人的幸福生活
2018-10-19 10:26:09 张颖珍 黄起青 雷津慧 李玉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汤文娟  


老刘伯闲来没事就拉上几曲,老伴儿冯奶奶是他最好的听众。


几十年如一日,杨老坚持每天写诗。


老队长林宜华为队员们示范持杖健走。


本报记者 张颖珍 通讯员 黄起青 雷津慧 实习生 李玉婷

  在我们的身边,比年轻人更有活力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活跃在广场舞的灯光下、晨间的公园里、社区的公益活动中……“健康、阳光、快乐”这些词汇是老人们晚年生活的最佳写照。重阳节之际,我们采访了宁德几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依旧神采奕奕,以自己的方式,让耄耋之年充满阳光。

  1

  老刘伯的公益情怀

  今年82岁的刘潘梓老人,是东侨区逸涛小区里的“名人”,街坊邻居见到他都热情地喊上一句:“老刘伯伯好!”

  老刘伯的知名度,要从他的一段“维权史”说起。寿宁人老刘伯60多岁时和老伴冯荣芝从新加坡回国,并选择宁德定居,“这房子是我和老伴自己选的,临水靠山,再好不过了。”抱着这样的心态,老刘伯把小区当成家,邻居当成家人,小区公益事业,成为他退休生活的重点。

  2002年前的逸涛小区,化粪池堵塞、断水、断电是常态,居民们叫苦不迭,老刘伯因此组织成立了业委会,积极筹划小区公益维权。在老刘伯的牵头下,二十年来,逸涛小区创造了东侨各小区中的“五个第一”——第一个电改、第一个水改、第一个实现天然气管道改造、第一个污水管道改造、第一个拥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小区。老刘伯也因此成为2017年宁德市最美消费维权人物。

  兰亭社区网格员黄冬青说,正是刘老伯的推动,逸涛小区才有了现在的模样,所以街坊四邻都很尊敬老刘伯。

  回忆起维权经历,老刘伯抿嘴一笑:“现在老了,要过快乐的老年生活。”天亮起床,他和老伴一起做家务锻炼身体,吃完早餐再去东湖市场溜一圈,“买菜有讲究,要买当季的蔬菜,新鲜又实惠,‘三水’后的菜就不好吃了。”年过八旬依然康健,老刘伯自有养生之道,平日少油少盐,连宁德老人家爱吃的咸鱼,他的饭桌上都很少见。

  老刘伯说,吃穿条件都好了,现在老人更注重娱乐。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桌一椅都是老刘伯向社区居民“众筹”而来的,平日里,社区老人就聚在这儿,唱歌打牌玩乐器。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员卓密钗介绍,这些年,老刘伯不仅自己“玩”得精彩,还组织社区老人一块儿玩,养老服务中心墙上的乐谱,都是老刘伯放大抄写供老人一起使用的,“老刘伯年龄大了,我从他手中接过这个管理员的钥匙,也接过这个公益的责任,我们都向老刘伯学习呢。”

  2

  百岁老人的诗意人生

  在周宁县狮城镇洋庄村,百岁老人杨祥兆刚散步回来,他戴着黑色鸭舌帽,穿着干净整洁,这样慈祥灵活的老爷爷,压根看不出已100岁高龄。

  在漫长的人生中,杨老有个特殊的兴趣爱好——写诗。诗集《凤桥吟草》是杨老2008年90岁时成集的,里面收录了他近二十年来的诗作,全集分十三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饱含深情。“阿爸写了很多诗,这只是其中一本。” 杨老的长子杨如昆说,为了鼓励老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家中晚辈会不定期整理他写的诗集,装订成书,赠送给亲朋好友。

  杨如昆说,杨老的生活作息十分有规律,早睡早起早吃饭,寄情诗歌、园艺。每天早上5点多,杨老便起床,先做一套自创的广播体操,接着吃稀饭和鸡蛋。早饭后,出去溜达一圈,即使下雨,他也会撑着伞出去活动活动,回来后就回房间写诗,几十年如一日。“以前他很高产,现在手越来越抖,写得少一些。”杨如昆刚说完,杨老就接过话茬:“晚上手抖得没那么厉害,所以现在晚上写得比较多。”

  学到老,活到老。如今,杨老仍订阅一些报刊书籍,每天必看,即使视力大不如前,他也坚持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字认真阅读,偶尔还约好友研读诗句。杨老翻开诗集,指了指自己写的诗:“光阴似箭怕蹉跎,学浅惟依苦琢磨。解惑常翻新旧典,读诗广识哲贤儒。”

  在饮食方面,杨老从不挑食,晚辈煮什么他就吃什么,不过,他比较喜欢吃肉,而且吃饭的时间通常会比其他人早一个小时。除此之外,杨老还喜欢唱歌,种植盆栽。现在,家中的小院全是各种果树、花草。

  早已四世同堂的杨老,说起自己长寿的秘诀时,指了指诗集中的诗句:“知足无贪烦恼少,责己宽人安且吉。”

  3

  健步如飞的老队长

  “队伍排好,一个个往前走!”福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楼下传来一阵阵洪亮的训练声,在81岁的老队长林宜华的带领下,来自福安市老年大学的学员们短时间内学习了持杖健走的要领,准备参加市里组织的重阳节登山活动。

  “你怎么同手同脚啦、你的手要摆开、你人要挺直……”虽然只是临时组织的一个小训练,林宜华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一纠正每个人的走姿,不放过任何细节。

  林宜华,一米八的大高个,一套简单的运动装,身姿矫健、健步如飞是人们对林宜华的印象。退休后闲不住的老林,便到老体协协助工作。

  在老体协的20年间,他带领队伍获得的奖项不胜枚举。“林队长哪像80岁的人,走起路来比年轻人更有活力。对工作、对生活一直都充满干劲,去年,他带队到新疆参加第三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还获得了3个冠军,1个亚军。”和林宜华同办公室的刘德恩说,有林队长在的地方,到处都充满了正能量。

  “往年组织过太极拳、柔力球、健身球操等队伍出去比赛,大家的反响都很好。今年,我们开始推广持杖健走,很多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林宜华说,持杖健走是手持两支手杖在户外大步行走的新兴运动,比一般行走心率提高10%,腰、腿压力减轻10%,是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推广的“优秀全民健身项目”。

  今年8月底,林宜华带领的队伍首次出战,在宁德市老年人持杖健走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得金奖,鼓舞了大家参与这项运动的干劲。

  目前,福安市老体协和老年大学共买了1000多副手杖,林宜华还将组织更多培训活动,让持杖健走在福安普及开来。“目前我们正积极筹备参加12月份的福建省持杖健走比赛,希望这次比赛我们依然能够取得可喜的成绩。”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