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寿宁: 培育“好苗子”传承北路戏
2024-09-05 16:15:04 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本报讯(记者龚键荣)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北路戏汇报演出在寿宁县北路戏剧院举行,登上大舞台的不仅有专业戏曲演员,还有来自北路戏传习班的小学员。

“学员初到北路戏传习班时对戏曲艺术还很陌生,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他们反复练习压腿、踢腿、走台步等戏曲动作,如今,不仅基本掌握了劈叉、鹞子翻身、涮腰、前桥、拿顶等技巧,对北路戏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负责人吴卫平说。

都说戏曲表演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亲历后才能深刻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一位小学员说:“之前每周五都会来北路戏剧院看戏,觉得台上的演员好帅好美,进入传习班后才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都要学习好久。虽然传习班的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想跟着老师们继续学戏。”

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自清代中叶传入福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寿宁北路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清代乱弹声腔的代表剧种,北路戏旋律优美、节奏欢快且富有叙事性,深受群众喜爱。

近年来,为了更好传承发展戏曲文化瑰宝,寿宁县将北路戏作为本土文化名片进行重点打造,成立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提升改造北路戏剧院,建设北路戏展示馆,开办北路戏传习班,创排现代戏,深化“戏曲进校园”活动,持续推进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吴卫平告诉记者,前不久,寿宁县出台《关于支持北路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戏曲艺术普及教育、加大人才委托培养力度等措施,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有更多新学员、“好苗子”加入北路戏传习队伍,让戏曲艺术焕发新生机。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