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21日,走进周宁县狮城镇城西社区口袋公园,眼前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整洁的步道蜿蜒穿梭于绿植间,居民或漫步赏绿、或闲话家常,曾经的闲置坡地如今变身居民家门口的“绿色驿站”。 “这个公园原来是块老旧山坡,常年杂草丛生、杂物堆积,环境脏乱。现在种满了花草树木,加上新修的步道和安全栏杆,大家走路、锻炼既方便又安心。”城西社区居民刘顺发说。 刘顺发口中的口袋公园前身是周宁县粮食局宿舍楼旁的闲置空地。一年多以前,围绕“便民、生态、休闲”功能定位,城西社区联合周宁县住建局启动实施微改造工程。如今,这座占地近4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已初步建成,步道环绕、夜景灯点缀其间,各类绿植错落有致,为居民打造了全天候的休闲空间。 “我们计划在公园的小广场区域增设健身器材,进一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让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狮城镇城西社区党委书记谢陈坤介绍,公园改造不仅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更让社区人居环境得到质的提升,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见缝插绿惠民生,微改造绘就大幸福。近年来,周宁县依托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通过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长效管护机制,精准盘活边角地、闲置地等“微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让居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 在狮城镇兴福社区,另一处口袋公园也实现了蜕变。这里曾是“杂物乱堆、异味扰民”的老旧角落,基础设施陈旧、雨污混流导致积水频发,杂物与零散养殖更让蚊蝇滋生,“能有个干净的地方散步聊天”成了居民最迫切的心愿。 兴福社区联合县住建局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造,对周边100多米雨污管网进行彻底升级,实现雨污分流全覆盖,从“地下”筑牢环境根基。同时,清理空地杂物,平整土地后铺设透水步道,搭配本土绿植形成错落景观,并设置休闲座椅与简易活动区,为居民量身定制休闲空间。 如今,走进改造后的公园,往日的杂乱景象已不复存在:地下管网通畅,地上公园绿意盎然,空气里尽是清新的味道。曾经让居民避之不及的角落,如今变得热闹非凡,随处可见老人们下棋品茶,孩子们追逐嬉戏的身影。 从“闲置角落”到“民生乐园”,从“单一绿地”到“多元空间”,一个个“小口袋”稳稳兜住了群众的“大幸福”。周宁县坚持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统筹无障碍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推出“公园+娱乐”“公园+健身”等空间组合,因地制宜在口袋公园中配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械等便民服务设施,为市民打造可休憩可健身的绿色共享空间。 周宁县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密口袋公园网络,让更多“微空间”焕发新活力,成为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幸福支点”。 □汤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