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宁德市关工委: 推进“种子工程” 赋能乡村振兴
2025-11-11 10:25:10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市关工委立足闽东“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域特点,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紧扣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主题,将农村致富青年、乡村技能传承人、乡土文化继承者视作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以“种子工程”为抓手,深耕农村青年人才培养沃土,用坚守播撒“希望种”、培育“振兴苗”,为闽东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精准施策强根基,构建“种子”培育立体体系。2008年,市关工委启动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以“实际、实用、实效”搭建“资金+技术+服务”框架,创新“课堂+田间”“理论+实操”“集体+个别”“示范+交流”培训模式。古田食用菌基地里,“五老”手把手教授菌袋湿度辨别、出菇温控;福鼎白茶山上,老茶师示范萎凋、烘焙技艺;福安葡萄园间,老专家定期前来“把脉会诊”,加强科技引领。这种“接地气”的培育方式,为农村青年夯实了创业致富的技能根基。截至目前,全市关工委累计争取专项资金800多万元,组建105个科技服务团,办班400多期,培训农村青年3万多人次,印发资料9万多份,提供咨询2.9万人次,培育“种子”典型765个。

提质扩面促升级,“十百千”行动激活产业动能。在常态化培训基础上,2022年,市关工委启动优质“种子工程十百千”行动,计划5年内做好10个金牌旅游重点村培育、100个乡村振兴重点户选育、1000个致富优质“种子”培训工作。通过“领头雁”的带动,推动特色产业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转变,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致富,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霞浦县当地企业积极开展海洋养殖业,提供技术指导,扩大养殖规模;帮助蕉城区发展畲族特色种植业,打造闽东畲药“大观园”;指导周宁县依托马铃薯繁育基地,建“种子工程”试验示范基地,让“小土豆”成增收“大产业”;指导柘荣县油茶、太子参种植,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保障农民稳定收益。

跨界融合拓新局,新业态培训拓宽增收路径。在开展“种子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市关工委敏锐捕捉产业融合趋势,推动“种子工程”与旅游、品牌建设等领域结合,在寿宁、屏南等地举办旅游营销、民宿管家、讲解人员及服务从业人员等旅游新业态培训班,培养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让更多“种子”既懂农业技术,又掌握旅游服务技能,助力金牌旅游村创建。

从“输血”到“造血”,从“育苗”到“成林”,市关工委的“种子工程”是17年关工情怀的生动注脚,更是闽东大地乡村振兴的人才密码。站在新的起点,市关工委将继续深耕“种子工程”,让更多“金种子”在闽东沃土生根发芽,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宁德市关工委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