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凝心聚力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2025-10-28 14:37:03 陈容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连日来,我市“三农”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锚定航向、接续奋斗,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茶产业是宁德重要民生产业。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干部、高级农艺师宋丹丹表示,中心工作将聚焦促进“茶产业统筹高质量发展”主题,大力实施茶产业集聚壮大战略,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机制创新,通过重点项目建设、经验典型推广,强化先进带薄弱、大手牵小手的示范带动作用,用一棵棵茶树,一片片茶园,铺就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近年来,寿宁县坑底乡上东村积极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进行水稻蔬菜轮作,带动村民增收。该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陈秋生表示,将依托省联农带农项目及市山地水稻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统筹推进高山蔬菜、优质水稻种植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广“花菜+玉米”轮作、“稻鳖共生”等高效生态模式,持续强化农机装备升级与应用,全面提升耕、种、管、收各环节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切实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村民持续增收。

乡村全面振兴,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周宁县浦源镇党委书记李丹舟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团结带领浦源镇的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因地制宜助振兴,立足浦源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行“跨域联动、产才融合、多元共治”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赋能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离不开人才助力。近年来,市级科技特派员阮碧媛穿行在茶田菌棚间,专注于推广优质良种、普及绿色种植技术,为农户带去力所能及的帮助。她表示,展望“十五五”,将继续以政策为基、以创新为要,深耕宁德特色产业沃土。当好技术传播的“桥梁”,争做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催化剂”,让“创新的种子”在乡土间结出更多致富果实。

多年来,“90后”新农人汤小廷响应绿色农业号召,深耕有机茶领域,带动峻山野农业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基地成为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天山菜茶原种保护示范基地。汤小廷表示,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珍视、保护、挖掘闽东茶文化、茶资源,联农带农共走致富之路。

福安市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茶企代表吴坚坚表示,将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积极推动茶企转型创新,抓生产、强品牌,通过孵化跨境电商直播,搭建产销桥梁,让好茶直供全球。□本报记者陈容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