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村民围坐在农家书屋里,聆听“小板凳+N”草根宣讲大联盟的精彩宣讲。宣讲形式既有快板、三句半,也有融合宣讲和剪纸展演的一体式宣讲。 “宣讲生动有趣,讲的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大家爱听。”这种通俗易懂又形式多样的宣讲,深受村民喜爱。 以宣讲为政策传声筒,以故事作文明播种机,让淳朴乡风在口耳相传中生根发芽。城郊乡注重发挥“小板凳”小载体的大作用,将“大道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话语,持续传递“正能量”。今年1月至6月,该乡累计组织开展打黄扫非、文明殡葬等主题宣讲24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有效推动文明理念深入基层、直达民心。 村规民约也是加强基层治理,树立文明新风的有效手段。城郊乡各村以“两约一训”为重要抓手,将文明丧葬、邻里和睦、乡村建设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漫步岭边亭村,村道整洁,立面精美,白墙如宣,黛瓦似墨,恬淡又安宁。岭边亭村自入选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后,村党支部大力推进乡村“五个美丽”建设。通过“宜居环境大家共创,门前卫生各自清扫”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全村201栋房屋完成外立面改造,村居环境焕然一新。同时,村民在自家院子里种植各色花草,村党支部对房屋旁、路旁进行艺术化改造,设计了浪漫花墙、纯白天梯、许愿树等微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景游玩。 此外,城郊乡还通过“五好五星”评选活动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带富之星”“孝德之星”等五类模范评选。 通过“五好五星”评选,村民从“大家看”转变为“大家干”,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更高,文明意识更强,村庄自治能力明显提升,也为涵养人文底蕴、培育文明新风筑牢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刘源通讯员郑伊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