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福鼎:盐碱地再生稻喜获丰收
2025-08-28 15:40:53 叶菲菲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闽东日报讯(叶菲菲) 8月20日,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斗门头村的再生稻高产高效示范片内,稻浪翻滚,多台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进行作业。经福建省农科院专家组现场测产,该示范片再生稻头季干谷平均亩产达707.9公斤,比常规种植区增产46.23%,标志着福鼎市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这片示范田面积136亩,土壤属滨海盐渍水稻土,原为海水养殖塘,土壤盐分3.5‰至10‰之间。今年4月,福鼎市农业农村局引进耐盐碱杂交稻新品种“箐两优3261”,通过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开展种植示范。

“往年盐碱地种植水稻,产量一直上不去,今年用了新品种‘箐两优3261’,亩产达700多公斤,一亩地多赚了七八百元。”种植户吴英熟捧着稻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再生稻是一种“种一茬、收两季”的特色种植模式,它既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又减少重复耕作,降低生产成本。

“‘箐两优3261’品种表现出很强的耐盐碱性和丰产性,湿谷亩产达862公斤。”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姜照伟表示,耐盐碱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能让更多荒滩变良田。

据悉,今年,福鼎市分别在硖门畲族乡、佳阳畲族乡、太姥山镇等地建立再生稻高产高效示范片,总面积超600亩,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水平。

“再生稻‘一种两收’,既省工省力,又提高土地利用率。”福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种植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潘明树说。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