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相关部门紧急提醒市民勿触碰
2025-07-30 10:39:48 陈容 杨莹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非洲大蜗牛

闽东日报讯(记者 陈容 通讯员 杨莹 文/图)夏季高温多雨天气有利于非洲大蜗牛的繁殖和活动,连日来,东侨多社区组织志愿者及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戴着手套,拿着镊子、食盐等,对小区绿地中的非洲大蜗牛开展集中捡拾与消杀行动。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体型硕大、外壳呈黄棕色,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摄食能力极强,可危害瓜果蔬菜、经济苗木、园林绿化等500多种植物,对生态和农业造成严重威胁。更需警惕的是,它还是人畜共患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寄主,可传播结核病、嗜酸性脑膜炎等疾病,人体严禁直接接触,更不可食用。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非洲大蜗牛栖息于阴暗潮湿的草丛、菜园、果园、农田、林地和房屋墙角等隐蔽处,也多出现在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表层、乱石和枯草堆下。其昼伏夜出,常天黑后活动,午夜前达到活动高峰期,次日凌晨返回原栖所或就近隐藏。因其不能在水中存活,一旦下大雨,便会从躲藏处爬出。所以,雨后、夜间最适合人工捕杀。作业时需用钳子小心夹取蜗牛,集中撒盐消杀,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最终死亡。

据悉,市农业农村局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2025年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灭螺行动方案》,各级农业农村、住建、林业、城管、海关等部门,通过加强排查监测、强化源头管控、组织集中灭螺、开展科普宣传等,采取投食诱集、定点查捕、人工捡拾、化学灭杀(撒施生石灰、食盐)等多种手段,降低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遏制其传播扩散。

市民杨女士在宁德中心城区的一处公园也发现了多只非洲大蜗牛。由于对非洲大蜗牛的危害有所了解,杨女士随即用一次性筷子小心将其捡拾处理,并第一时间提醒周边市民提高警惕,避免接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以产下30粒到700粒卵,繁殖速度很快,爬行的地方会留下黏液,而黏液本身就携带病原体,甚至在它们的粪便中,依旧存活着病菌和寄生虫,市民如不小心踩到,要及时做好清洗工作。如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非洲大蜗牛,可以找物业公司或者专业的杀虫公司处理;如在家里发现少量非洲大蜗牛,可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