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警红”协守翠屏湖 共织安全守护网
2025-07-28 15:24:39 陈薇 张宝珍 陆勇青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走进古田县公安局翠屏湖派出所红十字救护站,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多功能救援担架、救生浮筒等设备一应俱全,成为守护群众安全的“硬支撑”。

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警民联合救援能力,2023年9月,古田县公安局翠屏湖派出所携手古田县红十字会启动“生态警务警红携手”共建机制。双方合作从单纯的物资支援,升级为“设备+人才+服务”全链条协作,为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基注入合力。

复合型救援力量由此向上生长。古田县红十字会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为派出所培训水上安全救生员2名、应急救护师2名。民警身兼两职,既能执法办案,又能化身“生命守护者”,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开展专业急救,无需等待外援。

在古田,37.1平方公里的翠屏湖不仅是4万多移民的乡愁记忆,更是当地群众的“母亲湖”。如今,翠屏湖派出所与古田县红十字会携手编织的“智慧生态防护网”,正以科技赋能守护生态,以公益协作托举生命,让“清波安澜”成为最美的风景。

“请注意,您已进入危险区域,请立即返回安全地带。”金堤码头AI视频预警系统突然响起语音提示。这是翠屏湖派出所打造的“智慧安全防线”,划定的危险区域蓝线,一旦有人越界,现场喇叭就会自动驱离,指挥室同步预警,实现“危险未发、救援已动”。

科技之外,还有看得见的守护网。沿湖40多块警示牌背后,古田县红十字会与翠屏湖派出所联合城东街道等6个沿湖乡镇悬挂的救生圈随时待命;码头户外大屏里,防溺水短视频循环播放。世界急救日,红十字志愿者与民警一道,手把手为景区工作人员、游客教授心肺复苏技能;中小学开学季,“水上安全进校园”活动走进沿湖学校,用情景模拟教会孩子们自救互救,红领巾警队小队员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传递安全理念……专业力量延伸至全民参与,守护安全的网络越织越密。

每年夏季,翠屏湖成为市民的亲水胜地,“警红”联合队伍开启“白+黑”值守模式——白天徒步巡查、下水口劝导、无人机高空喊话;夜晚摩托艇巡逻、视频监控轮值。2024年1月,一名女子在翠屏湖游客中心码头落水,危急时刻,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凭借专业的救援技能紧急施救,并及时送医救治。三年来,这样的救援已成功完成19次。

2023年环翠屏湖半程马拉松赛事上,“警红”联合救援队全程布点,红十字救护员和派出所民警携带AED值守补给站,用专业协作筑牢赛事安全屏障。2025年内河交通综合应急救援演练中,“警红”协同演练水上搜救、伤员转运、现场急救,磨合出“3分钟响应、10分钟抵达”救援闭环。

“不仅要救命,更要护生态。”这是翠屏湖派出所与古田县红十字会的共同追求。现在,游泳协会成员、护林员、水产养殖场职工等也加入守湖者行列,成为翠屏湖警民志愿者,守护一方群众平安。

随着翠屏湖生态愈发向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常来栖息。岸边,红十字与警徽交相辉映的身影,与湖光山色同样动人。这个“保护”与“守护”的故事,既是红十字精神扎根基层的生动注脚,更是社会力量协同共治的温暖实践。

□本报记者陈薇通讯员张宝珍陆勇青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