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农历二月后,随着气温回暖,一道“春日限定”美食——鼠曲粿再次回归福鼎市民餐桌。眼下,当地的鼠曲粿加工点也迎来生产旺季。 一大早,位于桐山街道桐城明珠小区附近的米粿加工点机器轰鸣,师傅们正协作配合,赶制新一天的鼠曲粿,随着袅袅升腾的热气,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面而来。 鼠曲草又名鼠耳草,散长于田间地头,因其叶有“白茸如鼠耳之毛”而得名,被誉为“药食两用的春天野菜”。在福鼎,有以鼠曲草制作米食的传统,《福鼎县志》中便有“鼠曲杂米粉作糗,食之香美”的记载。 加工点负责人张敏斌介绍,鼠曲草是受节令影响的天然植物,春季的鼠曲草最为鲜嫩,也最适合食用,鼠曲粿一般是从农历二月开始加工生产。“我们是从农历二月份开始加工,每天大概250公斤的量,会持续生产一个月。”张敏斌说。 眼下,不少米粿加工厂也在积极探索将鼠曲粿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在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也能让各地群众都能尝到这份来自福鼎的“春天的味道”。 □夏岩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