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思政开学第一课”点亮新学期思想灯塔
2025-02-26 16:51:08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漳湾中学小学的学生走进“非遗”思政课堂

新学期伊始,蕉城区以一场贯穿红色血脉与文化传承的“思政开学第一课”开启教育新篇章。全区47所中小学校结合本土资源,通过沉浸式课堂、实践体验与展馆研学,将家国情怀深植学子心间。

红色课堂    

滴水穿石叩响奋斗强音

在九都中心小学,师生们走进“滴水穿石攻坚克难”展陈馆,以一场红色研学开启新学期。政教主任章璐瑶以“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为主线,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宁德期间“三进下党”“九仙村救灾”的往事。展馆内,泛黄的《摆脱贫困》手稿复印件、老照片中的“连家船民上岸工程”实景,让“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变得触手可及。学生在研学笔记中写道:“原来家乡的绿水青山背后,藏着这么多‘啃硬骨头’的故事!”

在九都镇展陈馆,学生们透过“水韵九都”主题展,系统认知家乡的红色根脉与绿色蝶变:从霍童溪畔的生态保护实践,到劳动基地里学生参与种植的“责任田”,再到革命老区的烽火记忆……“我们要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学生们参观后郑重承诺。

薪火相传   

非遗传承解码文明密码

漳湾中心小学将“世界非遗”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搬进课堂。非遗传承人现场解构船模,展示“一舱破而不沉”的古老技艺。学生们触摸榫卯结构时对古人的智慧惊叹不已。漳湾中心小学政教主任杨华表示:“这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向海图强的精神启蒙。”

蕉城实验小学的校园则化身传统灯艺长廊,学生们手作的灯笼随风摇曳。寒假期间,该校以寒假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文化为切入点,发布寒假劳动特色作业,鼓励学生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劳动,做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学生们从劈竹篾到糊灯面,亲手制作灯笼,在劳动中体悟“灯如人生,需耐心塑形”的深意。“原来剪纸纹样里藏着‘五谷丰登’的祝福。”学生们举着龙纹灯笼纷纷感慨道。

多彩校园   

全方位打造思政课堂

蕉城区第五中心小学的开学典礼变身才艺嘉年华,武术社团虎步生风演绎少年当自强,女声独唱《我和我的祖国》余韵悠长,合唱团的《水乡童歌》唱响赤子心声……惊艳全场。“舞台就是最好的思政课堂。”看着学生们的自信表现,老师们倍感欣慰。

七都中心小学联合区禁毒办打造“沉浸式禁毒课堂”。民警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毒品侵害等知识。通过告诫青少年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让拒毒意识入脑入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争做遵纪守法好少年。

蕉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开学思政课”覆盖全区3万余名学生,各校深度融合闽东红色资源、非遗技艺与生态禀赋。“教育不是悬浮的课本知识,而是脚下土地的温度。”该负责人强调,通过把展陈馆变课堂、传承人当导师、老故事作教材,真正培养“知来处、明去处”的新时代少年。

此刻的蕉城校园,福船的榫卯咬合千年智慧,灯笼的烛光照亮文化传承,展馆的老照片激荡奋进力量——这场春天的精神洗礼,正为青少年点亮指引人生的思想灯塔。□闽东日报记者张颖珍文/图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