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周宁云门村:走好共富路 畲村展新颜
2025-02-11 15:17:12 张瑜 李何颖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建超  

近日,在周宁县咸村镇云门村的“咸云线”道路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路面建设已完工,平整宽阔的道路向前延伸、连通四方。

“现在道路宽敞了,周边群众生产出行更方便,农产品也能运得出、卖得掉,对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看着修好的新道路,云门村党支部书记蓝庆同笑着说。

沿着这条崭新的道路,记者走进青山环抱的云门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一座座富有畲族底蕴的房屋错落有致,一个个富含畲族韵味的特色图腾随处可见,浓浓的畲乡风情扑面而来。

云门村位于咸村镇南侧,距县城40公里,是周宁县唯一纯畲族行政村,地理位置较远、基础设施薄弱等曾困扰着村庄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如何因地制宜走好致富路?

云门村从提升人居环境、完善村庄配套着手,建设公共厕所6座,推动改水改厕全覆盖,配建专业保洁队伍,实现垃圾随产随清、日产日清,完成特色民居修缮保护和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民族文化陈列馆、生态停车场等设施建设,让村庄环境“美”起来,村庄功能“多”起来,不断刷新乡村“颜值”。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云门村积极做好产业“文章”,持续增强少数民族村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在云门村的茶园里,成片的茶树连绵起伏,茶农们穿梭其间,忙着给茶树修枝、除草、松土、施肥……为茶叶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茶叶、水果、畲药等是云门村的特色产业。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该村通过“支部领办”经营模式,成立山哈种养合作社,注册“畲云”商标,鼓励引导村民以劳动力、土地流转等方式加入合作社,发展茶叶、水果、畲药种植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目前,全村共种植茶叶550亩,种植脐橙、香水柠檬、佛手、糯米薯、黄菊、黄精等多种经济作物300余亩,还打造了300多亩的生态果园。

同时,立足畲族文化浓厚底蕴,结合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带动效应,云门村大力发展乡村游,推出采摘游、休闲游、摄影游、康养游等项目,建设鹰嘴岭旅游步道、畲族文创产品展示中心、沿溪景观步道等特色村寨景点,举办“三月三”等民俗活动,切实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擦亮“桃源秘境·畲村云门”旅游品牌。

“这两年,村里的旅游业态更丰富了,可以春看桃花、夏观紫薇、秋摘水果、冬赏枫叶,前来的游客也更多了。其中,鹰嘴岭旅游步道、茶园梯田、果园都是备受游客追捧的摄影点,百香果长廊、葡萄沟、枫树林和紫薇园也很受游客喜欢。”蓝庆同介绍道。

2024年,云门村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5050元。接下来,云门村将深入挖掘畲族文化内涵,围绕“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乌稔树培育基地打造,探索开发文创产品等新型旅游产品,不断完善村庄发展配套,切实走好共富路,奔向美好新生活。

□闽东日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李何颖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