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强化项目“硬支撑” 筑牢发展“压舱石”
2024-08-28 16:28:12 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本报记者龚键荣

第三季度是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市共安排86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647.55亿元,安排78个重大项目竣工、总投资110.67亿元。锚定目标任务,全市上下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切实增强抓项目促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产业优势

激扬发展“新动能”

在一片不起眼的滩涂上崛起一座全球先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蕉城区车里湾的项目建设现场始终一派繁忙。今年以来,在市、区两级服务专班的共同推动下,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不断刷新“宁德速度”。

正在建设的省、市重点项目沈海高速公路罗宁段新增车里湾互通工程与现有车里湾大桥拼接,采用主线下穿的T型互通设计,设匝道5条与1条连接线以接入车里湾园区。同时,新建3进3出收费站1处,连接沈海高速公路。

随着项目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施工单位全面推进新建互通工程桩基、上下部结构以及车里湾大桥加固工程桩基、下部结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减少车里湾园区车辆绕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助力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降本增效。

在车里湾周边区域,省、市重点项目宁德车里湾蚶岐安居工程、宁德锂电车里湾园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同样如火如荼。两个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车里湾园区基础设施,优化服务水平,提升承载能力。

立足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优势,我市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压舱石”作用。今年1月至7月,全市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451个,完成投资增长5.9%,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8.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大项目投资拉动有力,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1月至7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2%,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20.9%,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5.8%。

坚持民生优先

为群众幸福“加码”

教育扩量提质、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城市功能形象优化……今年以来,我市牢记并践行“把心贴近人民”的谆谆教诲,坚持民生优先、重点突破,以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国宝路东侧、支提路北侧,市重点项目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幼儿园项目抢抓黄金施工期,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计划于明年第二季度完工,届时可向周边提供15个班、450个学位,进一步完善塔南片区教育配套。

省、市重点项目福鼎市职成教中心实训基地是教育补短板项目之一。项目一期福鼎职业中专学校新校区已于去年9月投入使用,项目二期力争在今年12月完成所有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助推福鼎职业教育提质增效,赋能产教城一体化发展。

教育是民生之基,住房是民生之安,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走进省、市重点项目宁德东侨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映入眼帘。该项目总投资10.8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63亩,建设10栋住宅楼,提供1398套住房,建成投用后将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租赁住房供给不足问题,促进各类人才安居乐业。

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市重点项目霞浦县牙城镇后山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一期进入收尾阶段。通过改造提升小区道路、建筑外立面、沿河立面、卫生服务中心,原本老旧破败的小区变得宽敞明亮、环境优美,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2024年度宁德市在建重点项目名单上,涉及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农林水利的民生项目多达101个。随着各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将有力有效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

强化要素保障

让项目“跑”起来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1月至7月,全市32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0.3亿元,占年度计划63.04%,超序时进度4.7个百分点,全市各县(市、区)、东侨开发区均超序时进度。

“全市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有序有力、扎实稳步开展,得益于各级各部门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因地制宜打造‘宁德服务’升级版,全力推进项目谋划储备、招商签约、落地开工、建设进度、竣工投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我市落实落细进一步强化项目工作18条措施,及时疏通“梗阻”,确保项目问题不堆积、快破解。各地将收集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形成“县级、市直部门、市领导”三级及“安征迁、筹融资、用林用地报批”多类别重点项目问题清单,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后,按层级类别进行会议协调、函件指导。

为解决“用地在哪里”问题,我市倒排下达月度前期报批节点和安征迁目标任务,着力推进破解项目用林用地问题;为解决“钱从哪里来”问题,谋划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专项基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性资金支持;为解决“审批如何加速”问题,创新重点项目“帮代办”工作机制,让部分审批环节“接力跑”变成“并排跑”,实现“多证并发”。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是我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延续今年以来的向上向好态势,切实提升抓项目、促发展的实效?全市上下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奋力冲刺三季度、奋战下半年。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