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周宁满眼青绿,驱车沿着宽阔、平坦的“四好农村路”来到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景区,茶园上的高空玻璃栈道游人如织。 “3.5米宽的等外公路变成7.5米宽的三级路,村里的致富路拓宽了。”苏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苏文达说。随着交通脉络打通,苏家山村致力农旅结合、茶旅结合,建成高空玻璃栈道、滑索、蹦极等休闲娱乐项目,短短几年,景区接待游客量超百万人次。 周宁地处闽东北,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2.06%,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与苏家山村一样,“苦在路上”的村庄曾有很多。 路不通,致富一场空;路不畅,美景无人看。近年来,周宁县对标先进、革新求效,以“三抓”促“三转”,落实“三三四”原则(即上级补助30%、县级配套30%、镇村自筹40%),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和新型村镇出口路,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三分建,七分养。在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同时,周宁县推行“路宅分家、路田分家”和宜林路段绿化补树,因地制宜制定爱路护路乡规民约,结合“智慧路长”APP平台,建立健全群管共管网络。同时,该县坚持“有路必养,养必到位”,采用社会化购买方式,逐步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周宁县农村公路规划总里程1200.013公里,通车总里程813.509公里,9个乡(镇)通二级公路比例达100%,镇区路段均完成“白改黑”提升;140个建制村已通双车道105个,通达比例75%,居全市首位;20户以上较大人口自然村171个,通达比例100%,全省第一;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城乡运输一体化达AAAA水平;获评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6个乡镇获评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以“四好农村路”为引领,周宁县推广“交通+产业资源”“交通+生态宜居”“交通+农旅融合”等发展新模式,唤醒更多沉睡于乡野山间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让特色农副产品“飞”出山沟沟。 依托便捷通达的农村路网,周宁县打造“客运+物流+公交+商业”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建成宁德市规模最大的县级客运站,建立县级快递分拣中心,利用“客车带货”、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行政村村委等据点,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有效完善农村电商经济微循环体系和农村新经济生态链,打通百姓门口“致富路”。 周宁县将继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要求,重点以“建通”为目标,以“畅通”为导向,以“融通”为抓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升级基础设施、提高管养水平、优化运输服务、加强信息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实现“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本报记者缪星通讯员郑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