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寿宁县清源镇韶托村的清源镇日洋铺至小托公路改建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道路路面铺设,预计8月将建成通车。 据了解,该项目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路段全长2.03公里、宽6.5米,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该公路改建后,将进一步改善韶托村的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出行。 “这条公路的建设是我们期盼许久的。”韶托村党支部书记许锋激动地说。近年来,韶托村依托梦龙天池景区建设和黄槐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民宿+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但过去因进村道路狭窄,严重影响村民、游客的通行。 “日洋铺至小托公路改建项目完工后,不仅方便越来越多的游客,连村里种植的黄花倒水莲、紫灵芝、铁皮石斛等中药材也能更加便利地输送到外界销售,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许锋表示。 道路建设,带来的不仅是“一进一出”的变化,更让农村经济发展的渠道越拓越宽。 “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一直以来,通而不畅的交通都是寿宁县乡村振兴的最大制约,2021年底,全县建制村通双车道占比36%,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占比66%。 2022年,寿宁县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125个建制村和131个2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农村公路新改建,实现全县建制村通双车道、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 然而要完成“三年行动”任务,需投入大量资金。“由于寿宁乡村处于山岭重丘区,公路穿行其间,建设难度高不说,资金投入还大。以双车道四级公路为例,每公里平均造价近300万元,虽有建设补助,但仍存在100万元的缺口。”寿宁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龚旺春坦言。 如何破题?通过实践探索,寿宁县积极拓宽思路,创新推出“六个一点”工作法。 “‘六个一点’工作法即通过造价压一点、社会捐一点、征地省一点、项目整一点、财政加一点、乡镇筹一点来补齐建设资金缺口。”龚旺春解释道。 在“六个一点”工作法的积极推动下,犀溪镇西浦至泮洋界公路,通过合理优化设计施工方案,造价降低近300万元;下党乡上党村通村公路单改双项目通过多方发动群众及在外乡贤捐资方式,共筹集资金66.5万元;凤阳镇上大洋、刘厝等公路建设时,群众自愿放弃土地补偿费,进一步降低征地费用……曾经“地僻人难至,山高云易生”的寿宁,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通”向“好”、由“线”成“网”。 2023年,寿宁《多元强化保障建好振兴之路节增并行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好做法入选了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典型案例。 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通村达户,串起了村民的致富路。 “路通富裕来,公路一建好,村子的面貌立马改变了!”望着今年新投用的通村公路,犀溪镇山后村坑兜自然村村民孙克友笑容满面地说。依托通村公路开通契机孙克友创办了集研学、住宿、户外拓展、农家乐为一体的“凌云书院”,每年接待来自温州、宁德等地的学生上千名,实现“就地致富”。 □本报记者吴枋宸通讯员吴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