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我市有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2024-07-01 09:33:12 刘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本报讯(记者刘源)近日,寿宁县文物普查队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鸾峰桥进行实地调查,普查队员利用无人机、相机、RTK等仪器对文物点进行拍照、测量、登记、绘图、采集信息等。同时,通过实地走访采集数据,与当地村民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做好文物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信息收集。

当前,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有序开展,本次文物普查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为普查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各级普查机构,确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发普查系统与采集软件,开展培训、试点工作。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为普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为普查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同的是,此次普查采取双组长机制,加强宣传部门对普查的领导和参与;普查标准在年代上将古代文物下限延至清代,1911年以前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全部纳入普查和认定范围;普查保护体系更贯通,所有复查文物和新发现文物均应具有认定公布文件;普查文物类别更细化,内涵更丰富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新方针,主动作为、扎实工作,文物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文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安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活化利用不断拓展,文物工作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我市共登记公布不可移动文物295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29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0处。市政府核定公布宁德市第一批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名录264处,174处革命文物、646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列入全省革命文物名录。

接下来,相关部门将加快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加强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持、引导社会参与,高质量完成普查各项任务。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