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周 宁:万顷青山种出好“钱”景
2023-03-10 09:42:32 郑文敏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汤文娟  

  初春时节,走进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林间分片种植着草珊瑚、黄精等中药材,满眼葱茏。原本杂草丛生的林下空地,摇身变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宝山。

  “近年来,我们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用好用活丰富的森林资源,种植了100多亩金线莲、草珊瑚。”后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妙香介绍。“以林兴业”让后洋村获得感满满,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周宁森林覆盖率72.96%,全县林地面积达到8.4万公顷。广袤的森林资源是山城百姓增收致富奔向新生活的最大盼头、最大资产。然而,长期以来,森林资源的转化率低,群众不能充分享受资源带来的福利,一度守着“绿色家底”却找不到出路。

  如何从“穷守青山”到“喜见金山”?面临考题,手握富饶绿色资源的周宁人深入践行“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探索和总结“林业+”模式,开启了一番自我革新。

  走进周宁县李墩镇天门山金线莲基地,员工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金线莲培育的一系列工序。据了解,该基地林下种植金线莲50亩,年产2吨金线莲干,年产值达500万元,带动当地就业10余人,农户年均增收4万余元。

  “我和妻子常年在基地打工,每年收入十余万元,家门口就能上班,别提多舒心了。”正在晾苗的村民叶孝华乐呵呵地说。

  药材变药“财”,周宁县利用各村经联社生产资料交易平台,流转林农林地促进企业规模化种植,累计发展40多家中药材企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值达3500多万元。

  向林下要增值空间并不止步于此,周宁县充分发挥山地林业资源优势,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示范,推进“林、茶、果、药”结合,在林地利用上实行“套种、放养”结合,逐步建成“绿色生态+”的复合型田园综合体。

  如今,家门口的绿水青山成为林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花卉、中药材、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林业新产业新业态在周宁蓬勃发展。

  “目前,我们已建成30亩大棚,育有35万株文心兰。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产文心兰100万株,产值约4000余万元。”2022年4月,福建馨蕙兰园艺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余朝晖被周宁生态优势吸引,将基地扩展至周宁,成为周宁高山冷凉花卉的成员之一。

  除了文心兰,杜鹃、大花蕙兰、百合等纷纷落地山城,四季花开不断,400多个小农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由花企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保障,实现平均年增收3.6万元。

  不砍树,青山也能变金山。截至目前,依托9万多亩林地,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样板,周宁县培育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主体300多家,带动个体种养户2600多户,从业人数超过1万,总产值超3亿元。

  大山深处,更多“点绿成金”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周宁县持续做大生态效益补偿“蛋糕”,推出“碳汇贷”等信贷产品,通过碳汇收储、碳汇交易,实现青山“变现”。目前已累计成交碳汇13.6万吨,实现交易收入138.3万元。同时,引导后洋苏家山等9个村卖出碳指标3.4万吨,发放“碳汇贷”136万元。□ 郑文敏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