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国内国际 >
数字化转型催生文化新业态
2021-02-01 10:00:47 牛瑞飞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晨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欧洲文化机构纷纷加大了线上内容投放力度。

法国卢浮宫对15件“镇馆之宝”进行了数字化制作。以知名画作《蓬帕杜侯爵夫人的画像》为例,线上放大后甚至可以看到画像身后图书书名和桌上报纸的内容等,如果在现场观看,这些细节极有可能被错过。卢浮宫还推出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参观者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按照时间、风格、作者3种分类方法浏览馆内最知名的2300件艺术珍品。英国大英博物馆在线上推出几百件知名作品的三维模型。比利时巴斯托涅战争博物馆设计了含有展品介绍的网络虚拟游览,并支持虚拟现实设备,让游客可以沉浸式参观体验。

由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共同发起的“欧洲遗产日”也增添了一道数字化风景。活动开始前数月,主办方就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问题征集各方意见,尤其鼓励文化机构推出数字化产品。欧盟委员会创新、研究、文化、教育和青年委员玛丽亚·加布里埃尔认为,疫情导致文化领域传统工作方式被迫中断,文化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比利时最知名的电子音乐节“明日世界”去年改在线上呈现。直播节目提供了沉浸式虚拟情节,重头节目“全世界的明日世界”吸引了超过100万名观众。一些舞蹈、话剧等文化演出创新线上播放形式,与以往简单的转录不同,观众可具体选择观看某位表演者的镜头。不少欧洲观众对线上模式十分认可,认为不仅节约了时间,还能看到更多细节。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方式。据报道,开发数字项目使卢浮宫社交媒体账户新增100万订阅用户。其他法国文博机构也因提供丰富的数字文化项目,成功保持了与公众的联系:蓬皮杜中心开通线上免费艺术课,吸引10万人注册;奥赛博物馆直播室内音乐会,其在照片分享网站照片墙账户订阅增长47%,视频网站优兔账户订阅增长60%。有报道预计,2021年,在开放迎客和线上展示相结合的情况下,法国文化机构的参观热度将回升。

特殊时期的特殊探索,日渐催生文化新业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既对文化产业的延续发展十分必要,也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这种“双轨”拓展,很可能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常态。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