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国内国际 >
“三农”巨变尽在眼前
2019-08-14 16:13:50 张明海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汤文娟  


原标题:“三农”巨变尽在眼前

科技赋能

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现在种地好安逸哟,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哪像过去肩挑背磨,太恼火了!”三台县永明镇万家坎村3组村民李云吉感叹。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机械化近乎一张白纸。”四川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70年农业机械从无到有,农业耕种收各类机械进入农民家庭,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

科技赋能,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省统计局报告显示,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由1949年的107.8公斤/亩提高至2018 年 的371.7公斤/亩。

四川省农业产业园、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也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家庭农场5.34万家,农民合作社9.96万家。

基础提升

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9925个

今年2月11日,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彝族群众搬进新家,住上了新房。村民洛古有格创办的养殖合作社有110户农户加入,2018年销售仔猪2000多头,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四川省农村面貌开始发生巨大改变。“目前,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9719个退出贫困村序列。88个贫困县(市、区)中,已有50个退出贫困县序列。”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越来越多的美丽新村不断涌现。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765个,累计已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9925个。

70年来,四川省农村基础设施在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也显著加强。省统计局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四川农村居民有343.9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48.5万人全部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范围。

收入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30多年前,农科村人利用自家的房前屋后开办农家乐,引领起乡村旅游新风尚。去年开始,村里又开启新一轮转型升级,积极打造“精品民宿聚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四川省统计局报告显示,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31.0元,比1957年增长196.5倍。

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高”过程中几个关键的节点,令人印象深刻:1995年,首次突破1000元大关,达到1158.0元;2010年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399.0元;2015年突破万元大关。“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后各级财政对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收入得以不断快速提高。”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收入增长的同时,四川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省统计局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4%,比1978年提高27.4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占26.4%,提高17.7个百分点。

□四川日报记者 张明海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