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初心使命
2019-06-05 19:31:20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汤文娟  

  本报评论员

  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于党有恩,于国有功。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承载了巨大牺牲,人们不会忘记闽东这方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1.1万名烈士、4万名群众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斗争,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

  饮水思源,勿忘老区。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就对闽东老区怀有深厚感情,他指出,“没有老区人民的支持,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我们不能忘记老区人民,忘记老区人民,就意味着忘本”。今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宁德市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发展要求,时刻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放在心上。经过持续发力,闽东老区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面对接下来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上,市委明确提出“切实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与使命,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攻坚拔寨的号角已经吹响,闽东慢不得、等不起。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做好老区工作的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加快老区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紧抓实“8+1”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增收致富,全力以赴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加快老区脱贫攻坚,要以群众增收为落脚点,巩固脱贫成效。通过产业就业增收、落实贫困人口义务教育、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抓好贫困户住房安全等措施,着力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在坚持现行工作标准的基础上,引导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资金项目向老区贫困村、老区基点村、贫困群众倾斜支持,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加快老区脱贫攻坚,要以发展生产为支撑点,培育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综合交通体系、农村电网和通讯网络、水利设施等建设,进一步改善老区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加快产业振兴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加强老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培育老区红色旅游产业,使老区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加快老区脱贫攻坚,要以民生所需为发力点,补齐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民生短板弱项,有效提升老区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要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的嘱托,打好“生态牌”,推动老区绿色发展。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市人民的殷殷期盼,更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扬闽东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兑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