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周宁:发展高山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19-05-10 17:13:54 杨洋 通讯员 黄起青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汤文娟  

云埔蔬菜合作社工人正在大棚内收获花菜 本报记者 徐烽 摄


  本报讯(记者 杨洋 通讯员 黄起青) 分拣、装袋、过秤、装车……近日,在周宁县李墩镇云埔蔬菜合作社大棚内,数十名工人正在采摘花菜,而后运往福州、厦门、深圳等地。

  据了解,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蔬菜品质高,深受市民喜爱。近年来,该县立足生态气候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做好“高山”“高优”两篇“绿色文章”。

  2003年,云埔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李孙发回乡种植蔬菜,因技术不成熟、基地设施不完善,连续亏损了8年。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李孙发建起了设施大棚,实现了露天栽培到大(小)棚覆盖、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从分散栽培经营到集约规模经营的转变,成为周宁县最大集中连片的蔬菜种植基地。目前,该蔬菜基地有李墩黄浦片区和浦源上洋片区,面积达1600亩,其中蔬菜标准园560亩。

  作为周宁县首个全国蔬菜标准园,云埔蔬菜合作社通过政府引导、专家培训逐步掌握了适合莴笋、黄皮椒、茄子设施大棚种植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技术与设施设备的升级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蔬菜品质和产量也得到大大提升。如今,云埔蔬菜基地采用轮番种植不同蔬菜品种的办法,春季种植花菜、黄皮椒,夏秋季种白菜、芹菜、莴笋等,冬季则栽培羊肚菌,一年四季皆可采摘。基地还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辐射带动群众发展反季节蔬菜2000多亩,当地群众户均增收9000余元。

  高山蔬菜这一特色产业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泗桥乡赤岩村谢广荣就是通过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不仅成功实现脱贫,还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多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谢广荣的蔬菜种植事业渐有起色,规模扩大到近60亩,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他还建了一座冷藏保鲜库,用于蔬菜保鲜。

  谈起冷藏保鲜库的好处,谢广荣滔滔不绝:“有了保鲜库,可以把蔬菜贮藏至价格合适时出售,可获得相对稳定的利润。”

  “有了冷藏保鲜库,不怕菜贩子压价了。”当地菜农谢添财说。

  近年来,周宁县坚持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把高山高优蔬菜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采取政策推动、科技带动、资金扶持等方式,培育壮大茶叶、油茶、锥栗、马铃薯、晚熟果蔬等高山农业,持续推进高山蔬果生产向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化发展。目前,该县有60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高山高优蔬菜近10万亩,年产量12.07万吨,产值4.51亿元。

  同时,周宁县还将继续加快农业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地膜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套种和轮作指数,着力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推进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健全市场连接机制。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