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镇动态 >
做好“加减法” 旧貌换新颜
2019-04-10 09:59:58 龚键荣 通讯员 黄起青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汤文娟  

  做好“减法”,整治茅房、危房,清理乱堆乱放;巧做“加法”,裸房、空地、园地进行绿化改造,一场全民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周宁县泗桥乡展开,“加减法”让村庄美起来、亮起来。

  68岁的陈明枝是泗桥乡赤岩村人,她家的前院被改造成一座别致的“微花园”,精心培育的牡丹、山茶花、秋海棠等众多鲜花在仲春时节正吐露芬芳。

  每日晨起,陈明枝都要为这些花木绿植浇水施肥、剪枝打杈,晚年与花为伴,老人自得其乐。她说:“这块空地以前用来晾晒衣物、堆放杂物,现在改成花园,干净整洁,看着心里也舒坦。”

  在G353国道赤岩段沿线两侧,还有许多户人家像陈明枝一样,积极将房前屋后的空地改造成花园绿地。

  赤岩村村主任周岩育说,根据泗桥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村里对有种植意愿的村民进行登记造册,村两委发放绿植种苗,村民自备花盆并负责管理“微花园”。

  为了提高村民的种植热情,包村领导干部联合村两委干部不定期回访花园管理情况,每年开展“最美微花园”评选活动,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

  播种绿植是赤岩村落实“净化、绿化、常态化”的其中一项工作。去年以来,赤岩村通过召开村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垃圾处理责任》《保洁工作职责》,确保人人参与环境卫生保护工作,共建生态家园。

  今年春节期间,返乡归来的村民发现,这个常住人口达3000多人的热闹村庄竟瞧不见一个垃圾箱,可路面却干干净净,垃圾都去哪儿了?

  原来,村里组建了一支由8名保洁员组成的保洁队伍,实行“户集、村收、村运”,于每日8时至9时集中清运垃圾,有效避免乱堆乱放现象的反弹。

  周岩育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收起垃圾箱,垃圾不出户”的创新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主动性。

  泗桥乡下辖12个行政村,各村发展情况不同,为此该乡坚持因村施策,按照整治标准,突出各村重点,使各村既整治到位又各具特色。

  坂坑村在实行村庄整治过程中,探索出党员联户、环卫网格管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4名党员,每名党员包干监督联系8户人家,同时聘请该县人大代表作为卫生监督员,村两委成员于每月月底对每个片区开展网格环境卫生评比,奖优罚劣,将结果在村村通给予通报,使环境卫生得到常态化保持。

  此外,洋尾弄村重点对“三房”(裸房、危房、茅房)进行整治,开展绿化和亮化提升工作;溪口村通过“村企”联姻,开展环境整治,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据悉,自去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泗桥乡集中有限财力,连片整治“西大门”和“泗芹线”,令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全乡共有9个村的村庄环境基本达标,占全乡行政村数量的75%。2018年,坂坑、溪口被评为省级卫生村,赤岩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 本报记者 龚键荣 通讯员 黄起青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