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人文周宁 >
鲤鱼溪边的非遗传承
2018-06-20 11:41:07 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龚键荣 陈莉莉 通讯员 林志勇 郑文敏 来源:宁德网  责任编辑:吴芳芳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龚键荣 陈莉莉 通讯员 林志勇 郑文敏)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非遗活动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6月8日,记者走进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探访新落成的鲤鱼溪民俗馆,这里以技艺展演、图文资料、实物展示的形式,向游客生动展出近20项周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鲤鱼溪民俗馆由溪边一栋占地约140平方米的老房子改造而成,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馆内拥有悠久传承历史的非遗项目相得益彰。

据周宁县文化馆馆长周许端介绍,民俗馆通过集中展出观赏性较强的非遗项目,让游客体验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刚一入馆,映入眼帘的是几件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多见的棕衣。据棕衣编制技艺传承人刘国清介绍,这种棕衣形似展翅的燕子,又名“燕子棕衣”。

在棕衣编制现场,只见年近古稀的刘国清手持棕针,不时在油罐轻沾,棕绳在尚未制成的棕衣上飞舞。

“制作棕衣的材料有棕片、棕刀、棕耙、棕针、皮子、油罐、竹签等,棕片经晾晒、防腐处理、去杂质后,抽丝搓成麻绳,再进行编织。制作一件1米长的棕衣需要耗费工艺师5天的时间。”自16岁起跟着哥哥学习制作棕衣,刘国清对棕衣编制技法自是熟稔。

据介绍,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棕衣依然是周宁人重要的生活、生产用具,此后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棕衣的需求日渐衰微。如今,棕衣几无实用价值,更多是作为家居装饰之用。

在手工制硋展示区,非遗项目传承人肖家涨正在一件石制转盘上拉胚。他手持一根长棍,对准石盘上的凹陷处,以顺时针快速转动,硋胚不一会儿便成型了。随后,再经风干、上釉、装窑,用950-1165℃的高温烧制约30小时,再停火2天,硋器便可出窑。

一辈子守着老手艺的肖家涨指着转盘说,这件古物传承至他手上时,已有百年历史,它见证了周宁制硋业的兴衰。

清道光年间,制硋业在周宁兴起,其时主要生产茶瓶、水缸等硋器;至光绪年间,萌源村、端源村、瓮窑村都有建窑生产。1956年,周宁县政府牵头成立8个硋器生产合作社,生产泡菜缸、水缸、盐罐、筷筒、茶盏、酒壶、烛台等硋器,当地制硋业的发展达到鼎盛。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搪瓷、塑料、不锈钢器皿的出现,市场对硋器的需求锐减,已传承上百年的制硋业逐渐萧条。

肖家涨是家族制硋业的第七代传人,如今他的儿子已经接棒,成为一名制硋师,他们将共同守护手工制硋技艺。

成立鲤鱼溪民俗馆是周宁县致力于让非遗项目“活”起来的缩影。近年来,该县为更好地宣传、保护、发展非遗文化,正在大力将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从小作坊推向大众视野。

2016年,周宁县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建立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录29项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技艺项目;举办“一镇一品”旅游文化节,重现搬铁枝、板凳龙巡游等民俗文化活动;在李墩中心小学成立校园北路戏社团,指导浦源中心小学学生练习鲤鱼溪“护鱼武术”,令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