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屈指算来,外婆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这些年,时常会想起她老人家,每每沉浸在感伤的情绪中。谨以此文,聊解一份无处寄托的哀愁。又一次,我梦见了那条小溪,那条外婆家门前的小溪。清清的溪水从胸口一遍遍流淌而过,洗涤我忧伤的心,勾起无尽的思念和回忆。 那真是一条可爱的小溪。溪水清可鉴人,溪底圆圆的小石子清晰可见,绿绿的水草随波荡漾,水中鱼儿游弋不定。溪流中偶有小黄花漂过,是溪两岸种植的丝瓜上落下的,间或夹杂些不知名的野花。溪水浅处只及膝盖。夏日的午后,趁大人们歇午觉,常有成群的小伙伴嬉戏于溪边。 外婆家,紧邻着小溪。 外婆生于民国二年(1913年)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秉承庭训,聪颖好学,才识不凡,一生深受父亲思想言行的影响。她熟读诗书,通晓礼教,育有四男三女,一生多彩而坎坷。她是老家当时第一个外出读书的女子,是当地第一界妇联主任,第一个倡导和推进女权运动的女性,也曾因外公的**官员身份遭到了无数次批斗。 小溪,见证了外婆的一生。。。 在梦中的小溪边,我仿佛看见了少女时代的外婆----端庄秀丽、手捧诗书、坐在小溪边的闺房中。 望着缓缓流逝的溪水,她心中充满无限的遐思和憧憬,因为明天,她就要离开家乡到福州求学了。这种机会实是来之不易,令她异常激动,她为此不知恳求了多少次。 在这条小溪边,我依稀看到了中年的外婆。并不强壮的她,带着年长的舅舅和妈妈,从溪中捞起一根根木头,在邻居的帮助下,建起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外公不在的情况下,外婆用她难以想像的毅力和柔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家。当我渐渐长大和懂事时,不止一次从妈妈口中知道了外婆的坚强和忍耐。 记忆最深的是年岁渐高的外婆。傍晚时分,她牵着我的手,伴着夕阳,漫步在小溪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嫦娥奔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个个迷人的故事如溪水般从外婆口中缓缓道出,给我一次次美的盛宴。外婆,为我吟读三字经、论语、四书五经……告诉我为人要本真、遇事应冷静、处世须坚强……于是,在我懵懂之初,就从外婆那得到了人生第一次教育。' 外婆年迈的时候,年青时的操劳和**时的经历带给她很多病痛,以至于后来只能常年卧床,但她的聪慧善良并没有因年龄而稍减。晚辈去看望她时,听到的不是她的病痛,而是她对亲人、朋友的问候和关怀。唯一让外婆痛苦的是白内障影响了她的视力,在此之前病床上的外婆会经常看书读报,给心灵滋养。 在她床铺的对面,邻着小溪的窗台上,有一盆万年青。外婆常说,万年青有灵性,能预示她身体的状况。身体好时,万年青就郁郁葱葱;不好时,万年青多显枯黄。我曾仔细观察,确是如此。于是,每次去看外婆,总要先看万年青。万年青也一度让我有时喜,有时忧。 而今,又一次回到家乡,想重拾童年的记忆,想见到可爱可敬的外婆。 可是,小溪不再,外婆不在。 我心爱的外婆啊,你又在哪里呢。。。(大周宁网 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