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殡葬移风易俗“新风向”——红白喜事集中办 烦琐习俗简要办
2025-02-19 14:46:46  来源:文明福建  责任编辑:刘志玮  

红白喜事集中在公用房办,一些仪式烦琐的旧习俗简单办,老人去世后传承孝道“公益办”……近年来,泉州市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改革屡屡出现新的“风向标”。

红白喜事集中办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地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抓手。泉港区界山镇通过系统规划,积极引导推动新时代的乡风民风形成。

一段时间来,界山镇东张村率先在办理红白喜事上推动乡风文明改革,一改过去大操大办的陋习。村里首创集中办理红白喜事制度,一举打破人们固有的观念。村里投资10万元将室内篮球场周边区域改造为村民红白喜事公用房,免费提供给需要办理红白喜事的群众,这一举措既节约村民操办成本,又便于群众对办宴规模和标准进行有效监督。

在此效应带动下,玉湖村也投资5万元改建俊元、俊伟、復正三座祖祠为集中办丧场所,引导村民文明办丧。通过简办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现在,村民办一场丧事总费用比原先节约了将近一半。

烦琐习俗简要办

以前,闽南传统的葬礼仪式烦琐,也有大操大办的现象,在个别地区,常有送殡队伍前用稻草编制“草龙”引路、焚烧逝者遗物等习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陋习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不环保,而且十分扰民,常常引发群众的抱怨。

作为泉港主城区的核心地带,近年来,山腰街道荷池社区率先改革这种传统陋习,制定《移风易俗居规民约》,以“大香”代替“草龙”,用简化的方式代替旧时的传统做法。

传承孝道“公益办”

泉州市委文明办乡村文明工作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泉州市积极引导市民群众转变丧葬观念,摒弃大操大办、重殓厚葬、铺张浪费等殡葬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丧,在石狮、晋江等地,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等文明风尚进一步被群众所接受。

不久前,石狮鸿山镇的邱老伯逝世。根据老人生前遗嘱,其子简办丧事,向家乡捐出公益善款,并向敬老院捐款。“这也是纪念先人、传承好家风的一种方式。”邱老伯的儿子说,他父亲一辈子勤俭节约,与人为善,培养的几个儿女,生活幸福融洽,子女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老人的优秀品格传承下去。

这样的美谈佳话在石狮比比皆是。据石狮市文明办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凤里、鸿山、湖滨、永宁等街道乡镇,有20多起简办丧事并通过做公益传承孝道的事例。“丧事简办,通过做公益传承孝道”逐渐成为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