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福鼎:建立联合党委 乡村抱团发展
2024-12-06 10:36:28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志玮  

冬日暖阳下,福鼎市沙埕镇环敏灶湾海域波光潋滟,一艘艘紫菜采收船分布于蓝白相间的养殖网格内,忙碌收割二茬、三茬紫菜出水上市。

“紫菜是多茬生长,今年9月中旬下苗,经过40多天成长,从11月初开始收割头水紫菜,可持续采收四五茬。”沙埕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林子明介绍,紫菜养殖是沙埕镇沿海村的传统产业,但过去无度无序无质养殖和使用的毛竹撑杆易损耗、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当地紫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沙埕镇成立环敏灶湾渔旅发展联合党委,吸纳地域相邻、条件相近、业态相通的8个行政村抱团,打破昔日各自为营的模式,整合养殖区域优势资源,将产业发展与渔村建设同规划、同建设,连片发展渔旅生态游,让传统渔村焕发蓬勃活力。

依托沿海区位优势,联建村整合4500亩海域发展紫菜玻璃纤维撑杆项目,采取“联合党委+支部+合作社+养殖户”模式,通过“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分红”,推动紫菜规模养殖、海域成片开发、资源集约管理,带动紫菜养殖、收割、运输、加工等产业链就业1000余人。同时,联合党委进一步发挥环保杆使用率,将紫菜养殖拓展到深海发展,探索实施续养二倍体、海带苗、生蚝等养殖品种,打造产业基地,带动海洋养殖多样化发展,实现了“撑杆一杆双用、租金一年双收”。2023年,8个联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0万元。

海上养殖忙,岸上渔旅兴。每逢节假日,沙埕镇敏灶湾黄金海岸的“滨海游”备受市民游客青睐。从王谷村到敏灶村,从渔村风情到海上观光……当地串点成线,充分发挥岸线旅游资源优势,探索“党支部+企业+村民”模式领办民宿企业,打造“简心·驿舍”“冬瓜屿”等民宿,丰富旅游业态,兴村富民。2023年,该片区共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积极推动形成“渔旅结合,以渔促旅,以旅兴渔”的产业发展格局。

离开沙埕镇,前往硖门畲族乡,又可深入体验变“先富”为“共富”的硖门路径。

背山靠海的硖门畲族乡,下辖既有“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柏洋村,也有“国家级特色村寨”瑞云村、省级“水乡渔村”渔井村等,村社虽各有优势,但联动并不紧密,基本上是各谋发展。2020年,全乡除了柏洋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0万元,其他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20万元左右。针对“一村独强,多村薄弱”现状,当地探索推行“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以柏洋村为中心,联合渔井、瑞云、东稼、青湾4个村成立“大柏洋”片区联合党委,推动乡村发展从“一枝独秀”迈向“百花齐放”。

抱团发力,“大柏洋”片区联合党委领办成立强村公司,带领联建村开发滨海旅游风景线和农耕文化体验线2条旅游线路,推出各村农特产品伴手礼,打造硖门畲乡农渔品牌。分片布局,该乡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打造柏洋水果、东稼生态白茶、瑞云畲药、青湾小海鲜等本土特色,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并推动农田变景观、农房变民宿,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以‘一村强’带动‘整片兴’,我们持续深化联建共建协调机制,加强‘项目库’与‘资金池’对接,切实解决资金难找、项目难选、责任难当等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激活‘造血’原动力。”硖门畲族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刘端斌说。如今,渔井、瑞云、东稼、青湾等4个联建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突破50万元。□王婷婷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