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2024年福建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月 >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您了解公民科学素质指标吗?
2024-06-25 11:45:56  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叶建超  

您了解公民科学素质指标吗?

快来学习吧!

1.什么是公民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一词译自英文 Scientific Literacy,是 1952 年由美国教育改革家科南特首次提出的。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 什么是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SL)?

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简称 CSL,是反映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指标,由知识和能力两个层面六个维度构成:知识层面涵盖内容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三个维度;能力层面包括日常生活、参与科学和科学决策三个维度。

3. 公民科学素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

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用公民科学素质指标来衡量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公民科学数据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的。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是我国和欧、美等科技先行国家与地区,以及印度、巴西等国家普遍采用的测度、分析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自 1992 年起,我国共开展了十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历次调查均采取实地面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范围涉及中国大陆(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18-69 岁的公民。

4.公民科学素质值是如何测算出来的?

具备科学素质是对公民的较高要求。根据国际通行的测算方法,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综合计算出每位受访者的科学素质得分。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CSL值)是指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数量(CSL)占总体数量(AC)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5.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十四五”发展目标是什么?

2025年目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科学素质标准和评估体系不断完善,科学素质建设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社会基础。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服务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科普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显著提高,创新生态建设实现新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6.“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点任务?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

提升行动: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时期实施5项提升行动。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重点工程: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实施5项重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五)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备案号:闽公网安备35092502000047号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