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闽东新闻 >
唱响时代赞歌 激荡奋进力量
2023-03-06 15:32:47 郭晓红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刘涓  

2月28日至3月1日,我市首部原创歌剧《鸾峰桥》在中央歌剧院剧场成功展演。连日来,这部带有浓郁闽东特色、讴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不仅让全国各地网友对下党乡摆脱贫困的艰辛历程、“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持续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发展的大好机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

“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屈不挠,就能建起摆脱贫困的鸾峰桥……”这部四幕八场的原创歌剧以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宁德地委主要领导一行深入下党乡实地调研指导为背景,讲述了下党乡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奋力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近两个半小时的视听盛宴,收获了无数掌声和欢呼。

“看到家乡的故事被搬上中央歌剧院剧场的大舞台,我深感自豪。这些年,下党乡通过脱贫攻坚摆脱了贫困,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乡亲们也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寿宁县委报道组原组长吴通华是生在下党、长在下党的一名新闻工作者,这些年,他见证记录了下党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奋斗历程。他坚信,只要乡亲们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下党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鸾峰桥是我国现存单拱跨度最长的古木拱廊桥,也是下党乡的地标性建筑,它见证了下党摆脱贫困的历程。看着熟悉的鸾峰桥、熟悉的故事场景出现在首都舞台,下党乡党委原副书记、“难忘下党”主题展讲解员刘明华激动不已。“下党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年,下党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艰苦奋斗,成为展示中国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窗口。”刘明华说,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未来,他将发挥余热,用心用情用功为大家讲好下党乡的故事。

“歌剧《鸾峰桥》完美展现了下党的脱贫历程,同时也是闽东大地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是对闽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深情诠释,故事质朴接地气,饱含丰富内涵,唱响了摆脱贫困的时代赞歌。”市委党校副教授兰光其说。

“很开心家乡的原创歌剧能够登上大舞台,作为一名畲族学生,当我听到带有闽东风味特别是带有畲族民歌元素的旋律时,我感觉非常熟悉和亲切。在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场景中,我感受到了闽东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激励着我们年轻一辈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宁德师范学院大二学生雷清秀说。

□ 本报记者 郭晓红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