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础,而农业推广工作是把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工作。周宁县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探索推进农业技术推广。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精选技术力量。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要求,及时制定《周宁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内容、建设目标、要求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县农技推广技术规程、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试验基地的技术指导工作。 二是培育科技示范户,起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农技推广要求及现代农业生产需求,探索出“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主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农技人员抓示范主体,示范主体带动辐射户的新机制。 三是创新农民培训,提高科技传导。为了有效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家致富能力,满足农民农业生产中对技术的需要,切实把农业实用技术传授到农民手中,在培训形式上要不拘一格,在培训时间、方法、内容、人员组成因素中寻求科技示范主体和新型农民喜欢的培训方式,进行集中演讲、小组研讨、技术疑难点、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的实践。 四是热心周到服务,搞好技术交流。做好培训结束后的后续服务及信息传递,主动上门和示范主体当面交流,并互留联系方式,方便他们解决生产疑难问题。如每期《病虫情报》的信息或农业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利用电话指导或手机短信传递农技信息和病虫防治信息,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效,也方便了农民,简便易行。 五是抓住农时,走近农民,积极指导农民。在参与农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及指导过程中,不仅提升了科技示范主体的科技能力及素质,技术指导的过程也增长了自身知识、提升业务、提高能力的过程。比如水稻生产过程,病虫害的测报是很关键的。苗期育秧、病毒病的发生影响其生产;后期特别在水稻破口抽穗期与齐穗期稻瘟病、褐飞虱等的发生直接威胁产量。通过技术人员的耐心解答分析,破解农民朋友的困惑,教其掌握关键时期,做好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