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宁新闻网 > 乡镇动态 >
周宁浦源:鲤鱼溪畔,和谐风拂 醉美田园奋进新时代 聚焦新宁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乡镇篇
2018-12-19 14:58:28 郑凯 来源:宁德网  责任编辑:吴芳芳  

宁德网(郑凯) 40年弹指一挥间,回首过往沧桑巨变;40载栉风沐雨,浦源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顽强拼搏、奋勇争先。

如今的浦源镇,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党建引领的助推下,不断发挥“旅游+”的巨大魅力,积极推进旅游新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动旅游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成效初显。

微信图片_20181219100506

醉美鲤鱼溪 李乾浩 摄

 以文兴旅 鲤鱼溪畔展芳华

“涧水拖兰翠,游鳞遂浪多,羡鱼休唱钓鱼歌。”

白天,漫步鲤鱼溪,蜿蜒的溪流两侧,座座古民居,在清风中寂静,门前溪水含着古韵流淌,溪中一尾尾鲤鱼,荡起阵阵涟漪。

夜晚,华灯初上,古朴的鲤鱼溪,在灯光映衬下,如身着靓丽的华衣,在光与影中演绎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

鲤鱼溪的再次“绽放”始于2016年,周宁县提出打造“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作为全县龙头景区的鲤鱼溪,迎来了新的生机与新的希望。

“总结过去经验,要想做大做好鲤鱼溪旅游,就得深度挖掘鲤鱼文化,文化活起来,景区才有灵魂。”景区管委会负责人马晓明说,只有激发文化的内生动力,才能让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也只有充分给予民俗文化传承人广阔的空间,才能激发他们传承文化的无限热情。

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推动。对于鲤鱼溪来说,吸引游客的不只是自然风光和明清古民居,更有当地的鲤鱼文化。

因此,周宁县主动对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投资逾1.5亿元,不仅全面整治鲤鱼溪水系、景区交通及环境,修缮古民居、沿溪店铺,还规划实施“四个一批”项目(推动一批建设项目,引进一批文创项目,扶持一批特色产业,复原一批传统民俗)33个。

今年夏天,游客们欣喜地发现在鲤鱼溪两岸,茶叶店、摄影工作室、文化驿站、展览厅、艺术创作、农特产品、地方小吃等旅游特色商店逐步开放。

在溪边一栋占地约140平方米的老房子被改造成了鲤鱼溪民俗馆,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与馆内拥有悠久传承历史的非遗项目相得益彰。民俗馆通过集中展示观赏性较强的非遗项目,让游客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民俗馆、特色商店只是浦源镇让非遗项目“活”起来的缩影。为更好地宣传、保护、发展非遗文化,浦源镇努力将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推向大众视野。

景区里,每周都能见到鲤鱼溪护鱼习俗表演“鱼祭礼俗”、护鱼武术展演。而郑氏宗祠戏台也被重新整修,邀请黄埔北路、地方戏曲演员开展“北路戏”及“周宁评话”的演出。

传统民间风俗非遗项目舞龙表演、驮灯展演等活动在重大节庆纷纷上演。传统制硋、棕衣制作、草席制作、剪纸、麦芽糖等技艺,被“搬入”景区向游客展示。

“鲤鱼文化具有包容性,所以我们把其他非遗项目添加进来,让鲤鱼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马晓明说。

除了致力于让非遗项目“活”起来,浦源镇还筑巢引凤,创造条件吸引一批文创青年入驻鲤鱼溪,为景区注入新元素。旅游旺季时,鲤鱼溪87号的鲤鱼溪画院内,各式画作、印有鲤鱼溪美景图案的单肩帆布袋、扇子,成为了游客们爱不释手的纪念品。

如今,鲤鱼溪因文化而更加璀璨。浦源村顺利入围“2018中国最美村镇”。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与周宁县政府签订共建鲤鱼溪国家级鱼文化主题公园协议,双方将在鲤鱼溪国家级鱼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增殖放流活动、建设鲤鱼文化博物馆、创建鲤鱼溪水产良种场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景区有文化有灵魂,游客纷至沓来。今年1至11月,鲤鱼溪景区接待游客量5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亿元。

微信图片_20181219100512

双龙戏水 王修标 摄

   以旅促农 拓宽乡村致富路

以农兴旅,以旅富农;以旅促农,农旅互动。

浦源镇立足自身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条件,把人鱼文化、田园风情、乡野景致与农业种植、农业采摘有效衔接,朝着亲近自然的休闲农业体验游发展。

——12月12日,虽然室外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但位于浦源镇的宁德鲜满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大棚里,提前盛开的兰花分外美丽。

“近几年,兰花越来越受老百姓的青睐,下个月,会有不少游客到基地挑选兰花。越临近春节,我们就越忙碌,必须确保在节前有足够的产品供给市场。”基地负责人陈寿强介绍道,该基地一期投资3000万元,占地85亩,有着近百个品种的兰花,除了部分供游客上门自提外,主要销往江浙、广东、闽南一带。

——高盛蓝莓基地位于云山小镇与鲤鱼溪之间,种有蓝莓、冬枣、八月炸等高优水果300多亩,一年四季皆有果采摘。春来冬往间,该基地已成为各路游客体验采摘乐的好去处。

——上洋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周宁县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与鲤鱼溪景区紧密连接,将浦源、上洋、吴山底、东升、溪坪、紫云六村串联成集人文风光、农业采摘、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鲤鱼溪景区。

——地处鲤鱼溪花海公园内的冷凉花卉种植基地日前已初具规模。该基地坚持精品化引领、规模化发展,打造高档次、高效益的花卉龙头企业和高山冷凉花卉品牌。至2020年周宁县花卉基地产业产值将达2亿元,有效促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今夏,大量游客前往仙风山“森林人家”景区观光避暑,进一步打响了景区品牌。目前,仙风山旅游度假区已成功通过省旅专家组评定。随着森林人家项目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仙风山森林公园必将成为周宁县全域旅游链条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产业综合效益,浦源镇以融入周宁县全域旅游为引领,将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相结合,依托高山蔬菜、晚熟葡萄、冷凉花卉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一批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生态餐厅、精品民宿的出现,进一步带动“美丽经济”发展,走出一条旅游增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路子。

如今的浦源镇,春有鲜花醉游人,夏有亲水沁心脾,秋有水果挂满枝,冬有雾凇惹人爱。

“可以说,旅游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镇党委书记魏日升说,经过不断探索,该镇还成功打造了鲟鱼观光园、仙风山森林人家、吴山底休闲项目体验基地等农旅融合示范点,并积极做好乡村一日游等主题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提升浦源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环境美,则人才聚,事业兴。为全力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确保全产业链无障碍对接,浦源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实施紫云美丽乡村提升工程;江源村美丽乡村已通过初验;“溪坪—东升—吴山底—紫云”“萌源—江源—进登—五源”两条美丽乡村景观带已基本形成,进一步美化了人居环境,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181219100509

仙风山看日出的游客众多 钟陈灼 摄

   党建引领 激发发展新活力

“在园区里,只要我们对贫困户农产品感兴趣,就可直接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或者通过与挂钩帮扶人联系购买,既方便又有趣。”日前,在周宁县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农产品展示馆内游客张浩感慨道。近两年,该示范园日益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每到周末游客络绎不绝,当地贫困户种植的特色农产品也销售火爆。

2016年,本着“党群需求在哪儿,党组织服务就到哪儿”的理念,浦源镇党委以“联建双推”为契机,将4个行政村党支部和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内的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以及示范园区技术服务党支部共同建设“大党委”,旨在发展为综合服务协调中心,开展基础党组织共建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

“‘大党委’始终将党组织核心带头作用贯穿于非公企业党组织、基层村级党组织中,在产业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过程中,同步覆盖并提升基层组织工作。”周宁县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党委书记陈华介绍,“大党委”成立后,园区内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图书室、“田间学校”等相继建成,党员生活日渐丰富。

微信图片_20181219100514


周宁县高优农业示范园里,管理人员在精心管理南瓜。

通过实践创新,园区“大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企业主提事、联席会议事、党委会定事”议事决策机制、“农业技术人才定期走访企业” 联系服务机制以及非公企业党组织帮扶孵化机制,协调有关单位为企业、合作社入驻园区提供项目申报、土地流转、供电优惠、创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两年时间内,该园区新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示范社1家,累计提供农业专技就业岗位70多个;园区技术服务专家常期保持在22人,为园区企业引入专业技术人才28人,实现成果转化6个;试种成功并推广高山晚熟葡萄、食用菌种、高优蔬菜三项农产品,为全县新增农业产值9800万元。

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的“大党委”只是浦源镇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浦源镇,从山头到溪边,从园区到景区,处处都活跃着党员的身影。

今年1月,在鲤鱼溪景区,一支由当地退休人员、老党员、村民组成的“鲤鱼文化文明劝导队”正式上岗,并在景区内成立先锋驿站。他们将参与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浦源村环境治理、秩序维护、安全防范、文明建设、矛盾化解等工作,进一步弘扬浦源村良好的村规家风。

这支平均年龄62岁的劝导队,利用茶余饭后宣讲、每周定点巡察和紧急任务顶上等方式,对村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劝导与整治,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浦源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素质明显提高。

宽敞的道路、丰收的果园,游人如织的景区……如今的浦源镇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和特色农业,浦源镇村民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5340元到2017年的13685元。

浦源镇·掠影

微信图片_20181219100517

鲤鱼溪 张源 摄

微信图片_20181219100521

跑友们奔驰在鲤鱼溪景区赛道上 郑文敏 摄

微信图片_20181219100519

祭祀 许少华 摄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周宁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周宁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周宁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周宁新闻
[更多]闽东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21008503号-2)
  •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92502000015
  • 中共周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周宁县委报道组主办 地址: 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1号县政府综合楼一楼
  • 邮政编码:355400  举报邮箱:znw5631966@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电话:0593-5622136
  • 周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